❦ 開卷語:
雪公開示福慧雙修
●鞭鼓生

節錄自〈戊午年民國六十七年雪公靈巖書樓佛七開示〉:

學佛不論十年、一百年,也不離修福慧二字。經上說: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。」初學佛者多半注重修福,老同修多注重修慧,其實福慧為一樁事,不可以打做兩橛。

念佛為的是什麼?不外現在能消災免難,將來能往生西方。消災免難即是修福,往生西方即是修慧。若現在不能消災免難就是沒有福,現在既不能消災免難,將來要往生西方就很不保險。既不能往生西方就是沒有慧,就是沒得一心。

福慧是怎麼一樁事呢?本性本清淨光明,但有無明覆住透不出光明,喻如鏡體有塵埃而不能照;現修福時如以抹布來拭鏡,只要塵去了,光也就透出來,所以修福即是修慧。

如何念法呢?念佛法門有二種方法:一為念佛,一為憶佛。念是念茲在茲,即念佛時心在佛上,心即是佛。比如我們早晚二課時念佛,念由心起,聲由口出,再從耳入、心記,身口意三業合起來念。

但在家人不似出家人,一天要做三堂、五堂功課的不多,能一天念上三小時就很不錯,其餘二十一小時皆散亂、造業。這種念佛功夫還不夠半杯水,又怎能救火。但佛有方便法,即謂憶佛。憶是明記不忘,行住坐臥,穿衣吃飯皆不許忘,即使到最不淨的廁所裡,心也要有佛,記得清清楚楚。

諸位想想,有一件事幹什麼皆忘不掉,那是什麼呢?即「吃」。有時肚子不餓,時間到了也吃,念佛如到了像吃這種地步,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。




【前期連結】詠架上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