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生論講錄.四十九
●簡智果 講述 
●雪華、孟昌整理

頌文:
正覺阿彌陀,法王善住持。
如來淨華眾,正覺華化生。
如來淨華眾,正覺華化生──眷屬功德

七種淨華根據天台家的解釋,又可與「八正道」相攝。八正道即是通往涅槃解脫的道路。何等為八?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念、正定、正思惟、正見、正精進。「七種淨」與「八正道」互相攝受。

戒淨華,是指「正語」(說正當的言語)、「正業」(做正當的行為)、「正命」(從事正當的職業)。定淨華,是指「正念」(有正確的觀念)、「正定」(修正確的禪定)。見淨華,是指「正思惟」(能正確思考)、「正見」(具正確的知見)。以上三種淨華與七種正道相攝。至於「八正道」中的「正精進」(正當的努力),則是普遍策勵戒定慧三學,普遍策勵通往涅槃、解脫的每一條正道,同時也普遍與七種淨華相貫通,不論修那一種清淨行,都必須要積極、主動、勇猛、強悍,絕不悠悠忽忽、懶懶散散。所以佛法稱精進為遍策法,遍策諸行法。

度疑淨華,也有作「斷疑淨華」。「度疑」即是超越對於真理疑惑不解的煩惱,「見理深斷疑惑」,這種清淨的因行叫「度疑淨華」。分別淨華,「是道宜行,非道宜捨」,善能分別何者是正道、邪道,正道則當遵行,邪道則當捨棄,這種清淨的因行即是「分別淨華」。行淨華,「重慮緣真」,依著所照見的真理,在日常生活當中,不斷的去思惟、研究,一次又一次地思惟、觀察這個真理,這種清淨的因行叫「行淨華」。行斷淨華,「依行證斷」,透過重慮緣真,數數觀察真理、思惟修行,久而久之生處轉熟,忽然之間,般若智慧一念與真理相應,斷惑證真,這種清淨的因行即名「行斷淨華」。

以上這七種淨華,如果按菩薩修行的階位來分析:戒淨華、定淨華,皆是指「見道」以前的階位,亦即「道前菩薩」(登地以前的菩薩)。次三淨華:見淨華、度疑淨華、分別淨華,則是指「見道位」中的菩薩(即初地菩薩)。後二淨華:行淨華、行斷淨華,則是指「修道位」中的菩薩(初地以上,等覺以下)。

總而言之,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具有七種淨華的眾生,都是阿彌陀佛的同修眷屬,每位不是地前菩薩就是地上菩薩,乃至等覺菩薩。「其數甚多,非是算數所能知之,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。」西方極樂世界菩薩眾數目之多,不是一般的世間人所能夠數出來的,只可以用「無量無邊阿僧祇」這個數目來顯示。

或問:「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具有七種淨華的菩薩眾,作為阿彌陀佛的眷屬呢?」當知這也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中,發四十八大願中的第十四願「眷屬眾多願」(或名「聲聞無數願」)所成就的。願文曰:「設我得佛,國中聲聞有能計量,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,悉成緣覺,於百千劫悉共計校,知其數者,不取正覺。」願文中的聲聞不是「定性聲聞」,而是指「大乘聲聞」。

「定性聲聞」的眾生,他們的八識田中只藏有「可證得」阿羅漢果位的無漏種子。他們聽到佛說「四諦法」(苦集滅道)之後,就發起厭離心,厭惡三界生死苦惱,念念都想捨離三界。解脫生死之心極為迫切,所以就依著佛所說的四諦法去修行。所謂「知苦、斷集、慕滅、修道」,最後終於斷了見思煩惱,出離三界火宅,了脫生死,證得阿羅漢果。安住於不生不滅的「涅槃坑」,得少為足,不再向上求進步,只能自利,不能利他。這種但求自了不管他人,叫「定性聲聞」,也叫「小乘聲聞」。

法藏比丘所發的第十四條大願「聲聞無數願」中所說的「聲聞」,不是「定性聲聞」,而是指「內秘菩薩行,外現聲聞身」的「大乘聲聞」。外表雖然是「剃除鬚髮,圓領方袍」的聲聞身、出家相,可是實在是一位廣修六度萬行的大菩薩。因為他的行藏隱密,不為人知,故曰「內秘菩薩行」。或說這裏的「聲聞」,是指行者斷盡見思煩惱,出離生死,證得阿羅漢果之後,並不安住在寂靜安樂的涅槃境界之中,而是回小向大,把本來的小乘心回轉過來,趣向於大乘菩提道,這種行者即名「大乘聲聞」。

正覺華化生

續說第二句頌文:「正覺華化生」。「正覺華」指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。極樂世界的蓮華很大,像轉輪聖王所乘的金寶,直徑是一由旬(四十里)乃至百千由旬,這都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中發大願所成就的。所以極樂世界的蓮華,名為「正覺華」。「正覺華化生」,即是「蓮華化生」。

信願持名的眾生將來命終之後,神識托質於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蓮華的胞胎之中,不受父母的胞胎,自然而生,名「蓮華化生」。一出生即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,青春永駐,所謂「與佛長生同不老」。

「正覺華化生」也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所成就的。根據東吳時代支謙居士所翻譯的大本《阿彌陀經》的第二大願(蓮華化生願),內容如下:

「使某作佛時」,假使我法藏將來成佛時。「諸無央數天人民」,十方世界無量無數的諸天人民。「蜎飛蠕動之類」,連那微細的昆蟲、小動物之類的眾生。「來生我國」,一旦往生到我的國土來。「皆於七寶水池、蓮華中化生」,統統都在七寶池中蓮華化生。「得是願乃作佛」,以上這一條蓮華化生願,若能成就我才要成佛。「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」,這一條「蓮華化生願」若不能成就,我終究不成佛。

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,當初發這一條「蓮華化生願」也必定成就了。所以頌文說「正覺華化生」,凡是信願念佛的眾生,將來必定往生西方,托質於蓮胎,蓮華化生,在阿彌陀佛的教化下,具七種淨華,很快就能圓成無上佛道。

以上西方極樂世界依報國土第十三種功德——「眷屬功德」略說竟。

(待續)
【圖說-左】信願持名的眾生,命終之後,神識托質於極樂世界七寶池蓮華的胞胎之中。
【圖說-右】法藏比丘發「聲聞無數願」,淨土的「聲聞」是指「內秘菩薩行,外現聲聞身」的「大乘聲聞」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往生論講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