❦ 淨土聖賢:
刺血抄經、燃臂供佛
信願懇切的潘遵懋
●涵之

清代有一位居士潘遵懋,字意蘭,姑蘇人,以買賣為業。潘遵懋年紀很輕的時候,就歸心於佛法,修持淨土念佛法門,竭力篤行,每日皆有定課。平時樂善好施,體恤孤獨貧窮的人,並且愛護生命。對於供養出家人及樂捐修寺等功德事,無不隨喜。平日的生活起居,則是簡單而淡泊。

潘遵懋三十歲時,得了一種咯血症,便發心刺舌血抄錄《法華經》。抄經功德殊勝行,抄錄完畢後,病症竟自然痊愈!於是更屏絕了世俗的塵緣,專心在佛法修持上。潘遵懋生活極其簡約,屋內僅擺放香爐、瓶水,蕭然而空寂;每日與家人、至親說無生的涅槃真理。

每當天氣較好時,潘遵懋會出遊、巡訪名山古剎,與幾位修道中人交遊,尤其和善慶庵德公是莫逆之交。潘遵懋曾隨德公前往浙江鄞縣,在阿育王塔前誠心供佛,親見舍利瑞相,於是發心燃臂,懇切發願、求生西方安樂國。

道光十五年春,潘遵懋的舊疾復發,自知這一次大概沒辦法再康復。告訴德公說:「這病來得急切啊!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惟願諸位淨宗道侶們,屆時到我家來、為我助念。我懇切地持名念佛,可以兩、三個時辰都不起雜念,然而卻不見佛來,不知如何是好啊!」潘遵懋惱恨業障深重,痛哭流涕,德公於是多方善巧開示。

隔天,潘遵懋告訴德公說:「西方有大白光,照攝我的身心,真是樂不可言啊!」於是更加懇切持佛名號。一晚,潘遵懋於夢中遊歷了蓮池海會的殊勝境界,莊嚴勝妙的情況,就如同經中所說。翌日忽然起身說:「我見到無數尊佛,遍滿虛空!我因為精進勇猛念佛的緣故,得到中品往生的善果。希望留句話給同修,期盼大家都能努力進修,早來淨土相會,切勿自我障礙!」於是合掌念佛而逝。

潘遵懋往生後,家人整理他每日定課的記錄簿,發現無論誦經、念佛,都是按日登記、無一落下,二十年如一日!


綜觀潘遵懋的一生,宿世善緣深厚,極早之時即信仰淨土念佛法門,每日勇猛念佛,亦樂於布施、供養。三十歲得病,促使他更加精進念佛,甚至刺血抄經、燃臂供佛,他信願之深切,非常人所能及!往生前求佛哀佑,感得遊歷蓮池殊勝境界,感得中品往生。

(出自《淨土聖賢續編》)

【原文】

潘遵懋,字意蘭,吳縣人,小業賈。丱角後,即歸心佛乘,修淨土法門,力行之,日有程課。仁慈好施,恤孤窮,護生命,飯僧修寺諸功德,無不隨喜。平居自奉,泊如也。

年三十,得咯血疾,乃發心刺舌血,書法華經,經畢而疾閒。自是屏絕塵累,專心禪誦。一室之內,鑪香缾水,蕭然寒衲,日與家人輩說無生法。

每風日晴美,出遊名藍蕭寺,與一二禪慧,結林下契,善慶德公尤所莫逆。嘗隨德公詣鄮山,於阿育王塔前,設涅槃供,獲睹舍利瑞相。臂香翹敬,求生安養。

道光十五年春,舊疾復作,自知不起。語德公曰:「病亟矣!立意作西歸計,願諸淨侶,日來我家,為我助念。我以持名切故,能兩三時不起雜念,唯不見佛來。奈何!」自恨障深緣淺,痛哭責勵,淚涔涔下。德公多方開示。

越日,謂德公曰:「西方有大白光來,照我身心,樂不可言。」持念益切。

一夕,夢遊蓮池境界,莊嚴勝妙,如經所說。

明日忽起。曰:「見佛無數,徧滿虗空。我以念力勇猛,得中品生矣。寄語同學,努力進修,早來淨土,毋自阻也。」合掌念佛而逝。

家人得其日課之簿,持經念佛,按日登記。蓋二十年如一日云。(僧覺阿撰潘意蘭傳)



【前期連結】手賣竹器口念佛──喬忠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