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真實行
●雲思

心與佛合,合之又合,合之其極,則心能轉業。

俗語說,真人面前,說不得假話。如今是在虛假人前,說不得真話。俗話又說,販夫挑擔賣東西,三天賣不出一擔真貨。但是當今有人一天就賣了三擔假貨。學佛念佛,修行無人見,存心有天知,做不得一絲假,必得時時反思有否「行濁言清」──說假話,賣假貨?

如何真實

清代道霈禪師《淨土旨訣》云:「何謂修真實行?謂淨業行人,先須看破世相,放下萬緣。將這一句阿彌陀佛,向行住坐臥四威儀內,二六時中,直心念去。務使字字分明,句句相續。念到不念自念,念而無念。雖遇境逢緣,種種差別,這一句佛號,歷歷現前。日用中如此念佛,始是真實行。」

遇境逢緣,如木人見花鳥,不隨生滅心轉。二六時中,一心念佛,一切逆順關頭,愛惡貪瞋習氣發時,當下一念回光返照,謂修真實行。

心與佛合

在心地若真實修行,當有不可思議的收穫。徹悟禪師云:「修真實行,心與佛合,心與道合,則心能轉業。如吾人即今發心念佛,求生極樂,或觀依正,或持名號,念念相續,觀念之極,則心與佛合,合之又合,合之其極,則心能轉業,而前境之娑婆,轉為極樂。胎獄之來報,轉為蓮胞,便是樂邦自在人矣。」不論遇何苦難,八風如何猛烈,疾病如何糾纏,心不驚不動,全身靠倒在一句萬德洪名、彌陀慈悲光明中,如是方為真正的『南無』(皈命)。」

一心皈命阿彌陀佛,即是修真實行,世俗五欲淡薄了,道心自然濃厚。所謂念佛轉生成熟,一心念去,念念不忘,心與佛合,與彌陀光明願力相應,而貪瞋癡三垢消滅,身意柔軟,歡喜踊躍,善心生焉。壽終之後,皆蒙解脫,永不退轉。

功在純熟

可惜今人口說極樂,卻意戀娑婆,耽於欲樂,信既不深,行亦不力,終日悠悠,故念佛者多,生西者少。修真實之行,即於念念之中,憶念佛號,無有間斷,如說能行。

永明大師《萬善同歸集》云:「如或言行不稱,信力輕微,無念念相續之心,有數數間斷之意。恃此懈怠,臨終望生,但為業障所遮,恐難值其善友,風火逼迫,正念不成,何以故?如今是因,臨終是果,應須因實,果則不虛。聲和則響順,形直則影端故也。」

所以蓮池大師說:「念佛者,在乎熟之而已矣。」如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,能如此者,則無所往而不為仁矣。修淨土者亦然,凡起居、飲食、語默、動靜,皆不忘淨土;舉足下足,時時處處,無非念佛。則此身雖居五濁,而其心已在淨土,便非娑婆界內人了。

【圖說】淨業行人,先須看破世相,放下萬緣。將這一句阿彌陀佛,向行住坐臥四威儀內,二六時中,直心念去。


【前期連結】《四十二章經》的傳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