獅頭山附近的一片良田,吸引了爸爸媽媽的目光。自臺三線轉下,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。眺望層峰疊嶂中蔥鬱秀美的五指山,近賞綠野平疇中錯落有致的三合院,上古遺世的幽靜油然而生。在一個涼爽的午後,爸爸媽媽帶我們來到了這裡,這是另一個尋夢之旅。
風景果然怡人,踩著夕陽灑下的金輝在灌溉溝渠上漫步,發現一些可愛的小貝殼。往裡走,染上歲月油彩的三合院,散發思古幽情,整齊翠綠的水田菜圃是農人辛勤的耕耘。看似蜿蜒無盡的田路,穿過搖曳有聲的竹林、疏密有致的芭蕉林,眼前竟然出現一脈綿延壯麗的清淺石灘,川流不息的澄澈溪水緩緩迤邐而去,倒映著碧空峭壁,說是小小黃山也不為過。
天色暗了,原路走返,順道拜訪糕粿達人姜婆婆,聽她說這裡的故事。探勘數次,媽媽越看越滿意,巧逢外公生日,邀請大家來此踏青。爸爸媽媽充當嚮導,我和妹妹不疾不徐的綴在大人後面,充當一條小尾巴。選了石灘旁一塊平坦處,供出婆婆、媽媽們巧手烹飪的美味餐點,一起為外公慶生!隨著祝賀歌聲響起,平時嚴肅的外公,臉上露出了開懷笑容。小小紅燭在風中散發光芒,一如外公這些年挺直背脊走過的堅毅。
河畔風涼,入體久而微寒,對岸陽光溫暖,興起移師的念頭。可是該怎麼過去呢?正思考著,外公已準備脫鞋下水過河,一群人手忙腳亂將外公勸回。我和妹妹突發奇想,決定自己來造橋!我們馬不停蹄搬運大石,可惜工程浩大,以為已經堆置很遠,抬頭看對岸還有好長的距離啊!「遠在天邊,近在眼前」似有新意。不過我和妹妹依然執著相信能夠完成,鍥而不捨努力搬著一塊又一塊的石頭。這個不可能的任務,因為向晚被迫結束,只好向只搭到三分之一的石橋含淚再見。之後曾邀請鄰居阿姨遊覽,我們和小夥伴合力續搭石橋,直到發現河中水深而作罷。
原以為峨嵋或許會是我們這疲憊旅人的歸宿,也做好了與風水爺爺比鄰而居的心理建設,並期待與姜婆婆成為好朋友,最終仍然放棄。時光過去,心已淡然,留存記憶深處的,是那條美麗河川、慈祥的姜婆婆、甜蜜的艾草粿,以及那道未完成的橋。故地重遊,滄海桑田,地已易主,溪旁雜草叢生掩去了那日的風華。
或許當時孩子氣的行為,如今看來可笑,但那精神已深植心中益我良多。其一:決定做一件事,就要勇敢踏出腳步,原地踟躕不前將一事無成。其二:不論結果如何,重要的是嘗試的過程。我很開心當時造了橋,在為他人付出的過程明白「實踐」的真諦,沒有留下任何遺憾。「遠在天邊,近在眼前」,說的是峨嵋的那片土地也是石橋,不同的是,前者並不屬於我們,而後者我們已經擁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