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
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
(依報妙).十六
●雪窗研學小組

【經文】
池中蓮華,大如車輪,青色青光,黃色黃光,赤色赤光,白色白光,微妙香潔。
【要解】
華輪者,輪王金輪。大四十里,且舉最小者言,若據《觀經》及《無量壽會》,大小實不可量,由同居淨土身相不等故也。
青色名優缽羅,黃色名拘勿頭,赤色名缽頭摩,白色名芬陀利。
由生身有光,故蓮胞亦有光。然極樂蓮華,光色無量,此亦略言耳。
微妙香潔,略歎蓮華四德。質而非形曰微。無礙曰妙。非形則非塵,故潔也。
蓮胞如此,生身可知。

 〔研討〕
問:《要解》「由同居淨土,身相不等故」中之「身相」做何解釋?
答:一、就蓮胞中的情形而論
  《要解》後文就有答案:「蓮胞如此,生身可知」。極樂世界蓮胞裡面的身相是什麼樣子?也是一樣質而非形。蓮花是微妙香潔,所生的身體也是微妙香潔,微就是質而非形。
  所以往生後的身體,當然不是娑婆三界的身體,更不是欲界的凡夫肉身,色界的也比不上。往生後的身體,是質而非形的,是隨心如意的,是菩提妙淨明體的,是佛果所呈現的身體。
  質而非形,質是以七寶為質,非形是形象大小不一定。蕅益大師在《淨土玄門》中引《十住斷結經》,有詳細描述:「其土清淨無淫怒癡,悉同一心皆由蓮華中生,不因父母情欲生也。純是童男,亦無女形。無大小便。」
  二、就華開見佛以後的情形而論
  同居淨土之身相不等。「四十八大願」有三願提到身相形色:
  ◎第三願: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,不悉真金色者,不取正覺。
  ◎第四願: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,形色不同有好醜者,不取正覺。
  ◎第二十一願: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,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,不取正覺。
  身相不等,是因為眾生帶業往生,念佛勤惰不同,正報的身相大小就不同;又因正報身相大小不同,所以蓮華大小就不同。
問:往生極樂世界後,是否還有形體?
答:《要解》前文:「此等莊嚴,同居淨土,是增上善業所感,亦圓五品觀所感,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。」同居土有五塵為體。而方便土「以妙真諦無漏五塵為體」,實報淨土「以妙俗諦無盡五塵為體」,常寂光土是「以妙中諦稱性五塵為體」。
  有人問:「寂光唯理性,何得有此莊嚴?」只有理性,怎麼會有種種莊嚴形象呢?
  蕅祖答:「一一莊嚴,全體理性;一一理性,具足莊嚴,方是諸佛究竟依果。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,何異偏真法性。」所以佛法是體空相有。
問:蓮花的大小與往生者念佛勤惰有關,四色蓮花是否也因念佛之情形,而產生不同之光色?還是蓮花的光色也可以隨心如意?
答:《大寶積經.無量壽如來會》有云:「彼佛國中有七寶蓮花,一一蓮花有無量百千億葉,其葉有無量百千珍奇異色。」所以一朵蓮花應同時有很多顏色。
  至於往生者與顏色之因果關係,道源法師《阿彌陀經講錄》中說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,都入「正定聚」。正定聚就是入了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這四種地位,因此分成青黃赤白四種顏色、四種光,代表這四種菩薩。
問:請問阿彌陀佛為什麼要用蓮花來接引眾生?讓眾生生到蓮胞當中,為什麼不用其他的花?
答:對蓮花的描述,《阿彌陀經》只講微妙香潔。在《妙法蓮華經》裡面,用蓮花形容佛法一乘中道的「妙」。
  蓮花有多妙?要比較才知道。蓮花是非常奇妙的花,一般是比較粗的花,粗妙不同:有花無果、一花多果、多花一果、一花一果、先果後花、先花後果、花果同時。
  有些是有花無果,例如日本櫻花,花開得很茂盛,但不會結果。比喻外道修行得很駁雜,但不會有結果。蓮花一發,花實具足,有花時,果實就隨花出現。
  世間還有很多是一花多果,例如胡麻,開一朵花,結很多果。世間的善行也可以結很多果,但結的果是小果。而蓮花不一樣,結的果是完整的、究竟的果。
  有些是多花一果,像是聲聞乘,修很多苦行,但只能證得涅槃小果。蓮花是一花一果,裡面結的果是究竟的果。
  還有先果後花、先花後果,蓮花則是「花果同時」。智者大師講「花實具足」,開花時果實就具足了。念佛是托質於蓮花,念佛時是行「因」,但同時「果」也就當下成形,因果同時。
  還有「花開蓮現」,花完全展開之時,蓮實就完全襯托出來。花代表權─權教法,釋迦牟尼佛講的每一個權教,裡面都隱含著究竟的實法,花開蓮現。最後「花落蓮成」,等到花掉落之後,整個蓮實就呈現。比喻我們學佛最後能夠攝末歸本。
  沒有一種花可以像蓮花一樣,花實具足、花開蓮現、花落蓮成。釋迦牟尼佛喜歡用蓮花,阿彌陀佛更善用蓮花,長養眾生聖胎。
(待續)
【圖說】蓮花「花果同時」。念佛是托質於蓮花,念佛時是行「因」,但同時「果」也就當下成形,因果同時。


【前期連結】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