❦ 妙語藏:
質直其心
●明堯

諂曲之心與道相違,是故宜應質直其心。
當知諂曲但為欺誑,入道之人則無是處。
是故汝等,宜應端心,以質直為本。
──出自《佛遺教經》

為達目的,願意付出什麼代價呢?有人為了利益,犧牲形象、逢迎諂媚;有人為了骨氣,寧折不彎、無懼危害;有人為成道業,堅守本心、以誠應萬物。

《佛遺教經》中,佛陀告誡弟子:「諂曲之心與道相違,是故宜應質直其心。當知諂曲但為欺誑,入道之人則無是處。是故汝等,宜應端心,以質直為本。

蕅祖注解此段說:「逢迎希合之言,名諂;隨境逶迤之念,名曲。諂則不質,曲則不直,只為自欺誑,亦欺誑他人,決非入道者所有也!」迎合揣摩、巧言如流,名為諂;虛與委蛇、假意慇懃,名為曲。諂則不合本性,曲則不直,只是自欺欺人,決非入佛道修行人會做的事情啊!

入道者,《維摩經》云:「直心是道場,無虛假故。」《楞嚴經》云:「十方如來,同一道故,出離生死,皆以直心。」那可以怎麼做呢?

雪公云:「君子有九思、有三畏,使人莊嚴,令人見了獲益。」又於《論語講要》說:「孔子曰『君子有九思』,今舉四端,以其為言與色,可為取法者。曰: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。此四端皆『言、色』之『誠中形外』,於人『信而不欺』。仁者人也,故不害仁,自無巧言令色之弊。

有志於修道,應當誠而不欺,端正其心,以質直為本!




【前期連結】念念不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