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生論講錄.五十二
●簡智果 講述 
●珍沼、孟昌整理
【圖說】法喜食,指聽佛說法,法喜充滿,由此增長善根,資益法身慧命。
頌文:愛樂佛法味,禪三昧為食。
禪三昧為食

以下再說一則故事,證明法喜食──聞法歡喜之功德,題目是「朱進士聞偈,喜未曾有,得免狗胎,立化往生。」出自清末民初許止淨居士所編的《金剛經功德頌》。

宋朝,蘇州有一位朱進士,為了參加科舉考試,求取功名,經年累月於四書、五經上用功,所以從未接觸佛法。有一天偶然到虎邱寺遊玩,聽到佛印禪師正在寺內宣講《金剛經》,正好講到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這四句偈。朱進士聽到這四句偈後,忽有得未曾有的歡喜,便發心要研究《金剛經》。

某天晚上睡覺時,朱進士夢見青衣人(鬼神),押解五個人。他覺得事有蹊蹺,就跟在他們後面,走了大約二里路,來到一條大街上,再彎到一條小巷子裡,看到有一戶人家,門前掛著青色的布簾。這個青衣人就押著這五個人進去,朱進士也跟在後面進去。到了廚房,看見一個桶子,裡面裝滿菜湯,這五個人都喝了一口,朱進士也想跟著喝喝看。忽然,遭到青衣人喝斥說:「聽佛法的人,不許喝!」朱進士猛然驚醒過來,心想:「這個夢境很奇怪!」天亮之後,就漫無目標的到外面隨便走走,走到大街上,又彎入小巷子,果然發現有一戶人家,門前掛著青色的布簾,與昨晚的夢境完全吻合。

朱進士敲門進去,請問這戶人家的主人:「請問府上昨晚廚房裡有什麼消息嗎?」主人說:「有!咱家的母狗,昨天晚上在廚房裡,連續生了六隻小狗,不過,最後一隻才生下不久就死了!」主人說完,帶著朱進士到裡面看看,果然有一隻母狗,旁邊依偎著五隻剛出生的小狗,另一邊則是那隻已經死去的小狗。朱進士一看,嚇得直冒冷汗,心想:「那隻死去的小狗,就是我啊!」想到這裡,趕緊跟主人告辭,退了出來,一顆心仍是七上八下,怦怦地跳,自言自語:「好險!好險!假若我未聽聞佛法,早就墮入狗胎了。可怕!可怕!」

此時朱進士想起一首古詩:

  一盞孤燈照夜臺,
  上床脫卻襪和鞋;
  識神渺渺隨夢去,
  未知明朝來不來。

意思是說:晚上我點亮一盞油燈,那微弱的燈光忽明忽暗,照在床邊的窗臺上。我脫下鞋子和襪子,準備上床睡覺去。我的神識迷迷糊糊地,隨著夢中意識的牽引,向三善道或三惡道奔去。神識這一去,不知道第二天早上,還回不回來?若神識再回來,我第二天早上醒來,仍舊可以穿上鞋和襪;萬一神識回不來,那我就從此長眠不醒,跟鞋、襪告別了。

想到這兒,朱進士倒抽一口冷氣,說:「好險啊!我的神識差一點就入了狗胎,回不來了!」從此之後,他就專門受持、讀誦《金剛經》,非常精進。

一直到八十九歲那一年的八月十五日,廣邀諸山長老和十方道友,一一和他們道別,然後說了一首偈頌:

「八十九年朱公」,我朱某人,今年八十九歲。「兩手擘破虛空」,我修證的功夫,兩手可把虛空分裂、剖開。「腳踏浮雲粉碎」,雙腳可以把天上的浮雲踏碎成粉末。「立化菩提樹東」,我現在就要在菩提樹的東邊,站著往生去了!說完之後,朱進士就自在往生了。

由這首偈,可想見他修行證得的境界高超,一生受持《金剛經》,資益法身慧命,自在往生。

世間食

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卷五記載,佛對智光菩薩說:「三世如來出於世」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諸佛,出現在世間說法度眾生。「為諸眾生說四食」,三世諸佛皆為一切眾生,宣說四種飲食。何等為四?「段觸思識為其四」,段食、觸食、思食、識食四種。「皆是有漏世間食」,以上這「四種食」,都是屬於有漏的、世間的食物。何謂「有漏」?《大毘婆沙論》云:「漏,流注義。」意思是說,這四種食能令有情眾生不能出離三界,流落在三界之中生死流轉,所以不要貪食。

出世食

接著講「出世食」。佛說:「唯有法喜禪悅食,乃是聖賢所食者,汝等厭離世間味,當求出世無漏食。」「法喜食」,修行人樂於聽聞佛所說的妙法,不疲不厭,法喜充滿,由此能增長善根,資益法身慧命。「禪悅食」,修行人獲得禪定,身心寂靜、和平、輕安、喜悅,由此亦能增長善根,資益法身慧命。以上這二種食,才是聖賢所食者。何謂「聖賢」?「聖」指見道以上的修行人,「賢」則是尚未見道的修行人。若以大乘佛法來說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的菩薩,名曰「賢人」,即「三賢菩薩」;初地至十地的菩薩,方名「聖人」,所謂「十聖菩薩」。只有法喜食、禪悅食,才是三賢、十聖的菩薩所受用的食物。此二種食,方能令行者了生死、成佛道。

「汝等厭離世間味」,佛對智光等出家菩薩說:「你們應當厭惡、捨離『世間食』中的『香、味、觸』三塵,切莫生起貪著之心。」「當求出世無漏食」,應當追求無漏清淨,能夠出離世間、資益法身慧命的飲食,即法喜食、禪悅食,這樣才是上策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朱進士,到虎邱寺遊玩,聽到佛印禪師講《金剛經》,得未曾有的歡喜。


【前期連結】往生論講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