♫朗讀文章
只要功夫熟 何愁路不通.上
●藏密

心口熟時歸自然,
觀音勢至有真傳;
贈君此語明朝去,
持換金池九品蓮。
(雪廬老人.基隆結七開示)

修持淨土法門,一句佛號在信願具足下,念到「一心不亂」,即可心不顛倒,蒙佛聖眾接引往生,這是《彌陀經》訓。

一句佛號要念到成片無間,這種功一心不亂,並非易事。故雪公在〈無福不聞六字名〉云:「如不能一心,應當伏惑。惑就是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等煩惱,煩惱一起來就伏得住的人,命終也能往生。若再不能伏惑,就必須念個『熟』字。如何是念到熟呢?不管遇到煩惱或歡喜的事情,事情一來,先提起一句佛號,這樣雖然沒有斷惑、伏惑的工夫,可是熟字已做到了。」念佛功夫,「一心不亂」是高標,退而求其次是「伏惑」,低標是「熟」。

做事到飽和點

做一切事,學任何事,必得使他成熟,生處能轉熟。雪公說:「我們都還不熟,例如念佛,口熟是滑句,心裡沒熟。若佛號念得熟,不必作意,正念就來。大家做任何事都必須做到飽和點,這樣就沒有不成功的。」飽和到熟,要「有恆不變」就能成就,例如周利槃陀伽,只念「笤帚」便能成就。禪宗參話頭,參到死就有成就。雪公說:「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成就?沒有『生處轉熟』,就是要顛沛必於是,造次必於是,即使吃喝拉撒睡都不離這個。你們做夢若不念佛,那也是枉然。」

一句佛號,有恆不變,天天「決定不缺」的念得熟。念熟了,能見何效?蕅益大師說:「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,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,都在裏許,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裏許,三千威儀,八萬細行,三聚淨戒,亦在裏許。」

佛號念得熟,不知不覺就飽含三藏教典,也可會通禪門公案,甚而戒律威儀俱在其中。

自然妄念不起

一句六字洪名,念得心口皆熟,動念就是這句佛號,行住坐臥,喜怒哀樂,都是他開頭。眾生起心動念,無非是罪無非業,若動念即是佛號,雪公說:「久後工夫純熟,生的佛號變熟了,忘了造業,熟的惡業就變生了。自然妄念不起,想起妄念,想半天還想不起來呢! 」嘗見世人遇有痛苦,輒能呼天呼娘,呼天天不應,叫娘娘無能為力,若佛號念得熟,呼佛佛無有不應,經云:「十方如來,憐念眾生,如母憶子。」縱口不能念,而心中分明,更較口誦有力也。

一個妄念,就下一個生死輪迴的種子。多生多劫一直當六道眾生,即因六道種子多,四聖界種子少。既是六道眾生,那有不起妄念的,而妄念生則六道有分,那該怎麼辦?今天我們就來一個徹底翻轉的辦法,直緣佛界。雪公在〈淨宗簡介〉說:「日用平常,我們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只要隨時察覺到妄念起來了,就要趕緊提起佛號,用佛號把妄念壓伏住,這就是『伏惑』。這種工夫只要練到純熟,漸漸達到『淨念相繼』,臨終便有往生的把握。」

佛號念熟,妄念無落腳處,便達到伏惑的效果。雪公在〈萬修萬人去〉開示:「伏惑如杯蓋內有塵沙,以物蓋之,亦倒不出,但沙仍藏在內。業盡不入輪迴,修淨伏惑,亦不入六道,然惑尚有,怎麼辦?時時以六字洪名壓上,日久純熟,臨命終時,若起佛念,雜念伏住不起,即能帶惑往生。」身心康健時,佛號念得熟,面臨生命終了,起的是熟悉的佛念,而不是人我是非的雜念,淨業就算成功了。

夜夢彌陀無魔

動念即是佛號,則內含經律論,收「伏惑」之功,除此還有何等功效?雪公云:「且常夢見彌陀,此是正念佛種子而起現行,乃工夫成熟之兆,與顛倒夢幻者大異其趣。」白天將佛號心口念得熟,日有所思夜有所夢,正是淨業成熟的好徵兆。

有人不善修法,常遭魔障礙,雪公教他:「妄想是魔,念一句佛號是佛,有佛號就壓住它了。你就這個樣子,一打妄想的功夫,想到魔它來了,我治不了,非念佛勝不了它。你就趕緊念佛、念熟了,你想叫魔來,他也不來了,心裏儘是佛了,那還有魔呢?有佛就沒有魔,有魔就沒有佛,所以這是伏惑。」吾人心地,一剎那間只現一念,有佛自然無魔,漢賊不兩立也。

天如禪師在所輯的〈念佛現世獲十種勝利〉云,念佛人,有諸天、菩薩、諸佛的晝夜護佑攝受,及「一切惡鬼,若夜叉若羅剎,皆不能害」。魔由心生,心與佛合,那有魔立足之地?雖說「高明之家,鬼瞰其室」,若吾心與佛,二憶念深,鬼神也無可如何。

(待續)

【圖說】雪公說:生的佛號變熟了,忘了造業。自然妄念不起,想起妄念,想半天還想不起來呢!


【前期連結】憶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