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祖云:「眾生之心如水,阿彌陀佛如月;眾生信願具足,至誠感佛,則佛應之,如水清月現也。若心不清淨,不至誠,與貪瞋癡相應,與佛相背,如水濁而動,月雖不遺照臨,而不能昭彰影現也。月乃世間色法,尚有如此之妙,況阿彌陀佛,煩惑淨盡,福慧具足,心包太虛,量周法界者乎?故《華嚴經》云:佛身充滿於法界,普現一切群生前;隨緣赴感靡不周,而恆處此菩提座。故知遍法界感,遍法界應。佛實未曾起心動念,有來去相,而能令緣熟眾生,見其來此接引以往西方也。懷此疑者,固非一二,因示大意,令生正信。」
所以吾等眾生,要與佛菩薩感應道交,就要清除心中此起彼落、雜亂無章的貪瞋癡,否則滾滾翻騰的江水,何能映照麗天中的明月?
俗云:掃地掃地掃心地,心地不掃空掃地。不掃心地,就永遠脫離不了六道輪迴的宿命。就像雖一面拿掃帚掃地,卻一面揚起塵土,如是日復一日,反反覆覆。不就像追著自己尾巴打轉的狗兒一樣嗎?原地打轉耗損體力罷了。所以我們要朝「清淨心地」的目標前進。
雪公說:「大家要往好處走。」好處是甚麼?遠離勾勾道道,爾虞我詐,名利是非。進而真心誠意,守戒修善,淨化心靈。從心地功夫直接轉化。
佛陀資質魯鈍的弟子周利槃陀迦,光「掃帚」二字,他就記前忘後、記後忘前,想到「掃」就忘了「帚」,想到「帚」就忘了「掃」,真是苦惱不堪!於是佛陀慈悲地告訴他:「『掃帚』的意義就是去除塵垢。除了掃除外面的塵垢外,還要去除心中的塵垢,煩惱除盡,智慧自然就會開顯。」周利槃陀迦就這樣不斷地修練,終於證得阿羅漢果。所以魯鈍的周利槃陀迦可以,你我只要有心,也可以與佛感應道交──就如一月麗天,萬川影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