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、食
「珍腴之慚,不若藜藿之甘。萬鐘之尸居,不若釜庾之有為。苟無待于富貴,夫孰得而貧賤之。噫。」
不義而得的肥甘美食,不如粗飯野菜甘甜。享有萬鐘的俸祿卻怠忽職守,不如只領少許俸祿而盡職盡責。如果不企求富貴享受,誰又能使我們貧賤呢?噫嘻!
八、酒
「酒之為患,俾謹者荒,俾莊者狂,俾貴者賤,而存者亡。有家有國,尚慎其防。」
飲酒帶來的禍患,使謹慎的人變得昏聵,使莊重的人放狂無禮,使尊貴的人卑賤不堪,使活著的人送命。有國有家的人,都要慎重地防範。
九、言
「發乎口,為臧為否。加乎人,為喜為瞋。用乎世,為成為敗。傳乎書,為賢為愚。嗚呼,其發也可不慎乎。」
話說出口,有善有惡。施加於人,可以使人高興,也可以使人瞋怒。言語用在世間,可以成就功業,也可以招致失敗。記載在書籍上,可以使人成為賢人,也可以讓人成為愚人。嗚呼,發言怎可不慎重?
十、動
「吾形也人,吾性也天。不天之祇,而人之隨。徇人而忘反,不棄其天而淪於禽獸也幾希。」
我們的形體是人,性德卻是自然賦與的。一舉一動若違背天德,盲目地跟隨人的欲望,就不為天命神祇護佑。一味地隨順人的欲望,而忘了回歸本性,最終不失去本性、不墮落為禽獸者,極少啊!
十一、笑
「中之喜,笑勿啟齒。見其異,勿侮以戲。內既病乎德,外為禍階。抵掌絕纓(注),匪優則俳。」
內心喜悅時,笑不要露齒。見到別人異常的舉動相貌,不要戲弄欺侮。內在德行一旦有缺陷,在外就會召來禍患。談笑擊掌、扯斷帽帶的人,不是優人就是伶人。
注、絕纓:楚莊王宴群臣,日暮酒酣,燈燭滅。有人拉美人衣裳,美人則拉斷他的冠帽纓帶,請王舉火,想抓絕纓人。後以絕纓比喻輕薄犯錯之人。
十二、喜
「得乎道而喜,其喜曷已。得乎欲而喜,悲可立俟。惟道之務,惟欲之去。顏孟之樂,反身則至。」
修道有得而歡喜,這種歡喜沒有止境。因物質欲望滿足而歡喜,悲哀就會跟著來。只有心性之道值得追求,物質欲望則應去之而後快。如此喜道不喜欲,顏淵孟子的大樂,轉個身就得到了。
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