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虛大師云:「時宗者(案:日本淨宗﹚,其立義謂臨終時能念佛則得往生,而平常時之念佛但為預備。依於此義而生二要:
一、要平常時念佛與臨終時同。平常念佛時,想臨終情況,則心懇切,乃可為將來之預備,否則臨終時必不能念。
二、要臨終時念佛與平常時同。臨終時念佛不可心慌意亂,必同於平常之從容自然,始為有效而得往生。」
歷史學家許倬雲院士,勸告年輕人:「經營圈子使你溫暖,擴大胸襟使你能夠容納世界。」也希望國人關注,傳統集體主義價值觀中合理的部分,呼籲參考北歐諸國的模式,重建一個個以小社區為單位,鄰里間守望相助的社會結構,以補救極端個人主義之下的困局。(見《許倬雲說歷史》)
禪宗二祖為受教,造訪少室山,達摩為他改名「惠可」,並傳授心法。後來惠可至廣東筦城的匡救寺,談無上佛法,聽眾如林。當時辨和法師正在該寺講《涅槃經》,座下徒眾漸漸離去。辨和憤慨,在筦城散播毀謗文,邑宰翟仲侃受他迷惑,以非法刑罰惠可。惠可怡然面對,委曲順服,有見識的人都說惠可是在「償債」。(見《禪苑蒙求瑤林》)
雪公說,淨土宗,必須依教奉行,要依法不依人。學淨土宗,須信淨土宗,如極樂淨土的寶池樓閣,不論他人說為化城,學淨土者信其實有,從信而悟。智不足以明理者,依事而修,全事即理。我是愚者,我一口咬定阿彌陀佛,雖懂理,偏信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