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武帝天漢元年,匈奴單于王,地位不穩,唯恐漢朝的襲擊,便對漢朝釋出善意,將先前扣留在匈奴的十幾批漢朝使節,全部送回漢朝。武帝十分高興,為答謝匈奴的善意,便派蘇武以中郎將身分,護送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者,返回匈奴,趁便帶了很豐厚的禮物,贈送給單于,以回報他的善意。
出使匈奴
蘇武率領副中郎將張勝,以及臨時委任的使臣常惠等人,前往匈奴。到了匈奴之後,將置辦的厚禮送給單于,不想單于竟擺出了倨傲怠慢的姿態,這完全出乎漢朝的意料之外。
匈奴內部在蘇武出使匈奴之前,就醞釀著一場內亂。主謀是緱王與虞常,二人密謀劫持單于的母親,做為投奔漢朝的見面禮。這時蘇武這一行人正好來到匈奴,虞常與副使張勝是舊識,二人頗有私交,便私下拜訪張勝,告訴張勝自己的企圖。張勝不但表示樂觀其成,還贈送了許多財物給虞常,這無異是介入了這場叛亂。
誓死不降
虞常等人將起事時,不想事機敗露,緱王等人俱戰死,虞常被活捉。張勝聽到這個消息,十分驚恐,在害怕和擔憂的情況下,才向蘇武報告此事。蘇武說道:「事情到了這個地步,一定會牽連到我,要是等到受了審訊之辱才赴死,就更對不起國家了。」當下便要自殺,但被張勝、常惠等人制止了。
單于得知此事,大為震怒,派衛律(漢人,降匈奴後被封為丁零王)召喚蘇武來受審訊。蘇武對常惠等人說:「喪失了氣節,玷辱了使命,即使活著,還有什麼臉面回到漢朝去呢?」說完拔出佩刀自刎。衛律大吃一驚,親自抱住蘇武。受了重傷的蘇武已沒了氣息。也許是蘇武忠義感天,命不該絕,經過一番搶救,過了好半天,蘇武慢慢地恢復了氣息。單于十分敬佩蘇武的忠貞氣節,早晚都派人探視問候,而把張勝拘禁了起來。
蘇武的傷勢逐漸好轉,單于派人通知蘇武,要他和衛律一起審訊虞常,想借機迫使蘇武投降。衛律劍斬虞常後,說道:「漢朝副使張勝,謀殺單于身邊的大臣,該判處死罪。但若歸降的話,就可獲得赦免。」說完舉起手中的劍,作勢要斬張勝,張勝嚇得立刻請求投降。
衛律又轉頭對蘇武說:「副使有罪,正使也要連帶治罪。」蘇武回嗆說:「我本來就沒有參與密謀,也不是他的親屬,何來連坐之說?」衛律高舉手中的劍,對準了蘇武,蘇武巋然不為所動。於是衛律放低了姿態,對蘇武說:「先生聽我之勸而歸降的話,我願與先生結為兄弟;若不聽我的勸降,以後即便改了主意,還有可能得到我的幫助嗎?」
蘇武痛罵衛律,說道:「你身為漢臣,不顧恩義,背叛天子,拋棄親人,投降匈奴,像你這樣不忠不義的人,我為什麼要和你結交?況且單于信任你,讓你來決定他人的生死,你不保持中立,主持公道,反而挑撥漢及匈奴,使雙方二主相鬥,自己在一旁坐觀成敗。你應該清楚:南越王殺了漢朝使者,結果遭到討伐平定,成為隸屬於漢朝的九個郡;宛王殺了漢朝使者,結果他自己的頭顱,被懸掛在宮殿的北門示眾;朝鮮王殺了漢朝使者,隨即就被滅亡了。你明知我是不會投降的,你若想要漢與匈奴兩國交惡,引發戰爭,那麼匈奴亡國之禍,就將從殺我蘇武開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