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多讀補多忘」,是書法篆刻名家王壯為的閒章。陽刻篆文,印邊款尚有王壯為手跡及絕句:「過目雖多只益慚,健忘偏足抵貪婪;好書畢竟還應讀,釋卷優游也不堪。」
王壯為又加注說:「陳協之有印云:『多慚過目,釋卷便忘』,老懷同感,嘗廣其意,刻多讀補多忘五字小章,頃又得一絕句,再刻此石。」
陳融,字協之,廣東番禺人。攻詞章之學,志不在科舉,後參加同盟會。民國後,歷任廣東法政學校校長及警官學校校長等,又曾一度執行律師業務。抗戰時廣州淪陷,陳融舉家避難越南,戰後返粵。一九五五年病逝,享年八十。陳協之「多慚過目,釋卷便忘」石印文字,出自梁朝蕭統的〈與何胤書〉。
常人多非過目不忘的天才,書若只讀一遍,記不得多少,等於沒讀過。必須反覆閱讀,才逐漸有一點心得,聰穎多才如蘇東坡,讀《漢書》尚且要讀三遍。
多讀不光是補多忘,而是必然的學習方式,故孔子云:「溫故而知新」,要「學而時習之」,且「日知其所亡,月無忘其所能」。同一本書經過多次閱讀,每回都有新發現,察覺更多細節,於是與這本書的緣分就更深了,便能體會「好書畢竟還應讀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