♫朗讀文章
【鑑往知來】
「使於四方,不辱君命」
蘇武.中
●方璞

北海牧羊

衛律向單于報告,蘇武不可能因脅迫而投降,單于聽後,越發想迫使蘇武投降。於是把蘇武囚禁在一個大地窖中,並且斷絕對他的飲食供應,希望饑寒交迫,能擊垮蘇武的意志。天降大雪,蘇武趴在雪地上,嚼著雪花,就著毛氈一起吞下。這樣過了好幾天,並沒有餓死。匈奴以為蘇武是神人,太不可思議了,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(今之貝加爾湖)邊上,無人居住的地方,讓他在那裡放牧公羊,還對蘇武說:「等到有一天公羊生了小羊,你就可以返回漢朝了。」同時把蘇武的部下隨從常惠等人,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。

蘇武到了北海後,沒有糧食的供應。只能挖掘野鼠儲存的野生果實來充飢。他手持漢廷的符節牧羊,無論白天、晚上,時刻都不離手,以致符節上的犛牛尾毛,全部都脫落了。

李陵勸降

蘇武與李陵當初在漢朝時同為侍中,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,李陵投降了匈奴。數年後,單于派李陵到北海探視蘇武,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。李陵對蘇武說:「單于聽說我和子卿兄(蘇武的字)的交情一向深厚,所以讓我來勸你。單于願意真心實意的待你,你終究是不可能再回漢朝了,又何必在這荒涼沒有人煙的地方,白白受苦呢?你所堅守的忠貞信義,又有誰看得見呢?」

蘇武回答道:「我蘇武父子沒有什麼功德,完全是皇上的栽培提拔,才能拜將封侯。我們父子兄弟都心甘情願,為皇上犧牲生命,如今有報效國家的機會,即便斧鉞加身,我也甘心樂意。再說臣子侍奉君王,就如同兒子侍奉父親一般,兒子為父親捨命,沒有什麼可遺憾的。希望少卿(李陵的字)不要再勸我了。」

與蘇武在北海相聚共飲幾天後,李陵又對蘇武說道:「子卿啊!一定要聽我的勸說,別再堅持了!」蘇武應答道:「我認為我早已是死去的人了。如果你一定要逼我降匈奴的話,那麼今天的歡宴就此結束,讓我死在你的面前!」李陵見蘇武對漢朝的忠貞如此真誠,自覺羞愧無比,慨然長嘆!說道:「啊!子卿真是義士啊!我李陵和衛律簡直是罪孽深重,不可饒恕。」說著說著,眼淚撲簌簌地直流,沾濕了整片衣襟。然後黯然告別蘇武而去。

之後,李陵又來到北海,告訴蘇武:「漢武帝已經駕崩了。」蘇武聽後,面向南方,號啕大哭,口吐鮮血。每天早也哭弔,晚也哭弔,長達數月之久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李陵來到北海,告訴蘇武:「漢武帝已經駕崩了。」蘇武聽後,面向南方,號啕大哭,口吐鮮血。


【前期連結】.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