♫朗讀文章
❦ 菩提樹下說故事:
佛法永不消失
●怡萱

當羅睺羅尊者獲悉父親釋迦牟尼佛即將入滅,萬分不捨。便到東北方,距此十個佛土的世界,去拜見難勝佛。

難勝佛勸他:「萬法皆因緣生,諸佛來出世,緣盡即入滅,乃自然法則。速回拘尸城,見釋尊去,否則日後必悔。」羅睺羅不僅不忍聞釋尊滅度,更不忍看。又到上方九十九個佛土之外的世界,去拜見商主佛。

商主佛勸他:「三世諸佛、聲聞、緣覺,都得寂滅涅槃,即使住世再久,也不例外。諸佛度化眾生,唯欲令眾生離苦得樂,世間萬般皆苦,唯涅槃是樂。如今釋尊化緣已盡,準備入滅,他是釋迦族人的至尊,你必須盡快回去。」

羅睺羅念及佛為世間明燈,給一切世人作眼目,一旦入滅,猶如慧炬息滅,不再照耀世間,更加憶念釋尊,淚流不止。

商主佛催促他:「速去釋尊住所,他想著要見你。別再停留誤時,切莫干擾釋尊,你非去不可。為什麼?釋尊慈悲,思欲見你,等你到後,才入涅槃。」

羅睺羅頂禮商主佛之後,就像壯士屈伸手臂那樣快速,在商主佛那裡隱沒,立刻出現在拘尸城娑羅雙樹林間釋尊的住所。向釋尊稽首作禮,右繞三匝,站立一邊,合掌流淚。

釋尊對他說:「羅睺羅!莫再悲戀,心生熱惱。你已完成子對父的任務,我也完成父對子的責任。我們皆為一切眾生而得無畏,發勤精進。我今入滅,不再具父親身分,將來你入滅,也不再有兒子身分,在寂滅境界,沒有任何惱亂與怨讐。」

羅睺羅提出要求:「請不要滅度,唯願如來住世一劫,再多利益眾生。」

佛說:「羅睺羅!佛盡知一切法,所以得名為佛。佛說的法不生不滅、不來不去、不成不壞、不合不散,永不消盡。為什麼?如是淨法常住,畢竟不生不滅,畢竟空無自性,本是寂定涅槃,非語言能道。正是所謂的畢竟住,畢竟滅;畢竟寂滅,畢竟離;畢竟離欲,畢竟不和合;畢竟不作,畢竟盡。羅睺羅!佛隨機緣說法,不論住世與否,這些佛法不會變易,佛也不會把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帶入涅槃。你別憂愁,世間諸行無常無定,無所希望,全是變易法,應該止息諸行,不要執著,唯求解脫,這是我的教法。」

佛為羅睺羅說出這個真實諦理,六十位比丘、二十五位比丘尼,心得解脫,諸漏皆盡;無量天人,遠離塵垢,得淨法眼;六萬八千位菩薩,得無生法忍。大家都歡喜踴躍,讚歎佛法不可思議,並以四色蓮花供佛,異口同聲說:「我在來世也要這樣作佛,出現於世,說如是法─世間無上無相涅槃。也要證得無上正等正覺,才入涅槃。」

(出自《大悲經》)


【原文】

爾時,羅睺羅憶念己父釋迦牟尼如來、應、正遍知已,流淚而言:「我於明日更不見佛,諸比丘眾圍繞說法,如大海中須彌山王眾相莊嚴;起光明照、猶如滿月眾星圍繞、如日千光處空照曜;如深大海無量眾寶所藏積處、如轉輪王無量眷屬而共圍繞、如雪山王根力覺花之所開敷;如鐵圍山一切惡風所不能動,如是世尊一切外道諸論議風不能傾動;猶如蓮花處在池中,不為世法之所能染;猶如大梵具梵眷屬;猶如帝釋有千眼目;如師子王坐師子座無所恐懼,離諸怖畏能師子吼——我於明日更不得見。」時羅睺羅作是語已,默然悲泣,思惟而住。

爾時,商主如來告羅睺羅言:「汝今速可詣彼佛所,彼佛如來思欲見汝。羅睺羅!汝當速去,莫更重問致有稽留,慎莫勞擾彼佛世尊。羅睺羅!汝必須往。何以故?羅睺羅!諸佛法爾,佛以慈悲思欲見汝,不入涅槃。」

爾時,羅睺羅頭面禮彼商主佛已,譬如壯士屈伸臂頃,復如伸臂屈頃時,羅睺羅即於彼沒,詣拘尸城力士生地娑羅雙樹間到如來所,亦復如是。到已,頭面禮足,右繞三匝,却住一面,憂愁悲泣,合掌流淚。

爾時,世尊告羅睺羅言:「羅睺羅!汝莫悲戀、憂愁、啼哭、心生熱惱。羅睺羅!汝於父所作父事訖,我亦汝所作子事訖。羅睺羅!汝莫生戀,憂愁悲悔。羅睺羅!我與汝等俱為一切眾生得無畏故,發勤精進;不作怨讐、不作惱害故,發大精進。羅睺羅!我今般涅槃已,更不與他作父。羅睺羅!汝亦當般涅槃,更不與他作子。羅睺羅!我與汝等二俱,不作惱亂、不作怨讐。」



【前期連結】指迷歸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