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熹學生或私淑弟子,收集朱熹平時訓誨人讀書的方法,元朝儒者程端禮依次序列出六條:循序漸進、熟讀精思、虛心涵泳、切己體察、著緊用力、居敬持志。這六條是古代最有影響力的讀書方法論。六條相互聯繫,形成完整的讀書、求學、進業的程序和步驟。謹依序語譯刊出,供須者學習。
(一)循序漸進
朱熹說:
「以讀兩本書來說,先讀通一本書之後,再去讀另一本。單就讀一本書來說,要先讀篇章字句,自首至尾,從先到後,按著順序去讀,不可打亂。
讀的快慢,要根據自己的能力,量力而行,並且嚴格遵守。每個字都要找出精確的解釋,每一句都要探求它的旨意。前面的還沒有學好,不敢去學習後面的。這個地方還沒弄懂,不要想去弄懂其他的地方。
這樣讀書,就能志向堅定,明白道理,不會輕忽草率,也不會前後混亂無序。如果總是趕著期限,一向都是急急忙忙,那麼讀過和沒讀過是一個樣。」
近來才覺得這種毛病不是小事,原來聖賢的心地學問沒學好,不是「上面無功夫」,不是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的上面功夫用得不夠,而是「下面無根腳」,因為篇章字句的底子沒有打好基礎。循序漸進的道理就是這樣的。
(待續)
朱子曰:「以二書言之,則通一書而後及一書。以一書言之,篇章句字,首尾次第,亦各有序而不可亂,量力所至而謹守之。字求其訓,句索其旨,未得乎前,不敢求乎後。未通乎此,不敢志乎彼。如是則志定理明,而無疏易陵躐之患矣。若奔程趁限,一向趲著了,則看猶不看也。」
近方覺此病痛不是小事,原來道學不明,不是上面欠工夫,乃是下面無根腳。其循序漸進之說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