❦ 淨土聖賢:
固有大志 不戀色身
吳濂
●回風

吳濂,字芑謀,清代元和縣(今江蘇省蘇州市)的秀才。

吳濂父親信奉佛教,與師林寺某位僧人交好。父親生病時,那位僧人頻頻前來探病,並開示念佛法門。吳濂在旁邊聽聞,恍然有所省悟,從此將心安住在淨業上。為人簡樸沉靜,雖然念佛無間斷,旁人卻不知曉。如此過了三十多年。

吳濂家中貧窮,以教讀為業。考試名列前茅,卻無喜色;曾告訴相知的朋友說:「我的志向,向來有更大的目標。」

一日,小腹忽然長出一顆腫瘤,醫治無效,潰爛而血流不止。吳濂因而賦詩二首:

贅瘤還繫贅瘤身,自歎今生半廢人;
  四大本來無我相,皮囊雖好不多春。

不用良方不用醫,自家有病自家知;
  從今晝夜彌陀佛,證到金剛不壞時。

吳濂臥病兩個月,病苦日益劇烈,信願念佛之力也更加堅固。

臨終前三日,預知時至,屏退家人不令靠近。時候到了,請名僧數人前來助念,吳濂結跏趺坐,合掌而終。那天是清 嘉慶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。。

(出自《染香集》)

4-f.png
【圖說】從今晝夜彌陀佛,證到金剛不壞時。
〔原文〕

吳濂,字芑謀,元和庠生。

父奉佛,與師林寺某僧善。父病,僧頻來問疾,開示念佛法門。濂在旁聞之,恍然有省,遂棲心淨業。為人簡默,雖念佛無間,人不知也。

年三十餘,家貧,以教讀為業。試前列,無喜色。嘗語所知曰:我之志,固有大者在也。

一日,小腹忽起一瘤,醫治罔效。瘤潰,血流不止。因賦詩二絕。

一云:贅瘤還繫贅瘤身,自歎今生半廢人;四大本來無我相,皮囊雖好不多春。

一云:不用良方不用醫,自家有病自家知;從今晝夜彌陀佛,證到金剛不壞時。

臥病兩月,病苦日劇,念力益堅。臨沒前三日,預知時至,屏家人勿近。至期,請名僧數人助念,跏趺合掌而終。

時在嘉慶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。(染香集)



【前期連結】張孝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