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
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
(依報妙).廿三
●雪窗研學小組

【經文】
即以食時。還到本國。飯食經行。
 
【要解】
食時,即清旦,故曰即以,明其神足不可思議。不離彼土,常徧十方,不假逾時迴還也。
此文顯極樂一聲、一塵、一刹那,乃至跨步彈指,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。
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,與極樂不隔而隔;生極樂則功德甚深,與娑婆隔而不隔也。
 


 〔研討〕
問:蕅益大師增訂「此文顯極樂……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」這一段,為什麼要會歸到心要?
答:因為心性具足十方,十方世界不離我們的心性。娑婆世界、極樂世界,乃至十方世界,都不離我們的心性,所以在極樂世界一動念,就可以與其他世界「貫徹無礙」。在極樂世界一動念頭:我要供養佛,這個念頭就能和其他世界的佛,心心相印。
  如何證明?後面六方佛勸念佛時,都講只要信願念佛,不論在極樂世界或是娑婆世界,都可以得十方諸佛護念,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護念。十方佛為什麼要護念我們?
  第一,因為我們在娑婆世界,一動念念佛時,就可以和十方三寶貫徹無礙;十方三寶就知道,這個善男子、善女人,是想要成佛的,當然要護念他們成佛。
  第二,後面說:「已發願,若已生;今發願,若今生;當發願,若當生。」其中,現在發願,現在就生到極樂世界,原理在哪裡?蕅益大師後面講:「一念相應一念生,念念相應念念生」,我們一念相應,就和十方三寶貫徹無礙。
  我們心性中具足十方剎土,所以這裡講「極樂一聲、一塵、一剎那,乃至跨步彈指,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」,是完全吻合在一起。是以在極樂世界一動念,就能和十方三寶貫徹無礙。
  我們眾生還有煩惱,還有無明惑沒斷,所以要加作意動念,才能到十方佛去供養。
  這都是因為我們心性中具足十方剎土,否則說要「不離彼土,常遍十方」、「即以食時,還到本國」,那極難。原理就在這個地方,這叫做「心要」。
問:「此文顯極樂……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。」其中「此文」包括那些經文?
答:「此文」,依《便蒙鈔》係指經文「即以食時,還到本國」,而《要解》後文加上:「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,與極樂不隔而隔;生極樂則功德甚深,與娑婆隔而不隔也」,乃貫穿前面所提之依報,亦做相同之解釋。
(待續)


【前期連結】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