❦ 菩提樹下說故事:
發願隨喜,同心建業
●思慧

室羅伐悉底國,在城南五、六里的地方,有逝多林(漢語翻譯是勝林。以前翻作祇陀是語音有訛誤),是給孤獨園所在之處。

勝軍王的大臣善施長者,為佛陀興建了精舍,以前的廟宇,現在已經荒廢了。東門的左右分別建立了石柱,高有七十多尺。左邊的石柱,在頂端鏤刻了輪相;而右邊的柱頂,則是雕刻了牛的形狀。都是無憂王建立的。

廟宇的房室大多已經傾倒毀壞,只剩下殘舊的基礎,但有一座磚造的房室,還巍峨獨存,中間有一尊佛像。是以前如來昇到三十三天為母說法之後,勝軍王聽聞出愛王先前曾雕刻檀木佛像,於是造了這座佛像。

善施長者性格仁善而且聰敏,能夠聚積財富,也能散財布施,救濟窮困貧乏的人,並照顧孤苦老弱的人。人們讚歎他的功德,給他一個封號叫做「給孤獨」。他聽聞佛陀的功德,非常敬仰,發願建造精舍,禮請佛陀光臨。

世尊於是命令舍利子,隨著長者去勘查地理環境,看來看去,只有逝多太子的園地,地勢高而且乾爽,最為恰當。於是他們去求見太子,告知太子想要選這塊地來建造精舍。

太子開玩笑說道:「如果能夠把黃金鋪滿園子的話,就賣給你們。」善施聽了,心中非常歡喜,馬上拿出藏金,照著太子說的去鋪地。還有一些沒有鋪滿,太子請他們留下來讓他布施,說:「佛陀確實是人們的福田,應當要好好播植這善種子啊!」就在空地上建立了精舍。

世尊到達後,告訴阿難說道:「園地是善施長者買的,而林樹是逝多太子所布施,二人同心,能夠完成崇高的功業。從今天以後,應該稱呼這個地方叫作逝多林給孤獨園。」

(出自《大唐西域記》)

4-x.png

【圖說】世尊告訴阿難:園地善施所買,林樹逝多所施,二人同心,式崇功業。自今已去,應謂此地為逝多林給孤獨園。
(圖:祇園精舍)

【原文】 《大唐西域記》

室羅伐悉底國,城南五六里,有逝多林(唐言勝林。舊曰祇陀,訛也),是給孤獨園。

勝軍王大臣善施為佛建精舍,昔為伽藍,今已荒廢。東門左右各建石柱,高七十餘尺,左柱鏤輪相於其端,右柱刻牛形於其上,並無憂王之所建也。

室宇傾圮,唯餘故基,獨一甎室巋然獨在,中有佛像。昔者如來昇三十三天,為母說法之後,勝軍王聞出愛王刻檀像佛,乃造此像。

善施長者仁而聰敏,積而能散,拯乏濟貧,哀孤恤老,時美其德,號給孤獨焉。聞佛功德,深生尊敬,願建精舍,請佛降臨。

世尊命舍利子隨瞻揆焉,唯太子逝多園地爽塏。尋詣太子,具以情告。太子戲言:「金遍乃賣。」善施聞之,心豁如也,即出藏金,隨言布地。有少未滿,太子請留,曰:「佛誠良田,宜植善種。」即於空地,建立精舍。

世尊即之,告阿難曰:「園地善施所買,林樹逝多所施,二人同心,式崇功業。自今已去,應謂此地為逝多林給孤獨園。」



【前期連結】佛法永不消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