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此詩,可會萬法無常之理。
起聯上句「黃葉前朝寺」,定全篇之基。
樹葉經霜,即由青而黃,故云「黃葉」,此指深秋或初冬之時。佛寺之興建於前朝,其古老頹廢之情,可以想見。此五字,表現一座破廟與其荒涼之景。
下句「無僧寒殿開」,敘寺之無人。
題云廢寺,故無僧人。「寒」字是詩眼,一片荒涼之景,盡攝於此一字之中。「開」之一字是靜詞,殿既荒廢,故無門扉,亦無人管理,任其洞開而已。
頷聯上句「池清龜出曝」,敘晝間見於平地之景。
佛寺附近,多設放生池,此寺既廢,而放生池自然無人管理,故云「池清」。既然無人,池中之龜則無忌憚,故敢出曝。
下句「松暝鶴飛回」,敘夜間見於空中之景。
松樹與古寺陪襯,若云相思樹則不襯矣。寺雖廢,而松愈長愈高,黃昏之際,平地雖暝,而高松之上尚有微明,此云「松暝」,故為夜間矣。禽類癖愛無人之境者,以鶴為最;此處不見人煙之古松,正堪棲鶴,故云「鶴飛回」也。
脛聯上句「古砌碑橫草」,敘靜物。前二句之龜、鶴皆是動物,此處必須轉變,始合章法。
「古砌」之「砌」字,指寶慶寺之石階,加以古字,可見其殘破之狀。碑是碑記,樹立於地,年久而地變,遂橫倒於荒草叢中。
下句「陰廊畫雜苔」,亦是敘靜物,惟前句敘寺外,此句敘寺內。
廊,是寺中之兩廊,原有壁畫;以無人居,逢雨屋漏牆濕,地下積水,晴時依然潮濕,以致青苔叢生,雜入壁畫,故云「陰廊畫雜苔」也。
結聯上句「禪宮亦銷歇」,是弔古。
禪宮通指佛寺,唐時佛法以禪宗最盛,故以禪字表佛法。「銷歇」與詩題之「廢」字相映。「亦」字含意甚深。出世間之佛法道場,與生滅無常之世間法,應不可同日而語;然而前朝之寺,竟亦如此荒寒銷歇,則世間萬事萬物又如何耶?
故下句云「塵世轉堪哀」也。此句意在言外,頗堪玩味。
【出處】〈詩法研究〉,《慈光》第二二八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