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悉悉簌簌──嘩嘩──」自動筆在筆記本上快速滑動的聲音,在講堂中此起彼落,混合著電腦鍵盤的敲擊聲。講堂中除了老師講課,學員屏息聆聽,落針可聞。
這節是《論語》課,老師中氣十足的聲音迴盪在講堂四周:「我們一起來把這一章唸三遍,把它唸熟了。子曰: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……」誦讀畢,老師逐字拆解,講解個別與融會的意思,說這句話的典故,孔子為何而說,在何時說。滔滔詳細、生動有趣的解說,總是讓人意猶未盡的期待下次。
開 心
某堂《論語》課,小徵輪值奉茶,座位換至第一排,振筆疾書之際,發現身旁一位同學,筆記本上許多句子末端都空了兩三字,原來因為視角遮蔽無法抄寫完整。禁言的課堂,小徵無聲將筆記推過去,在對方未抄到的地方圈了圈,她立即懂了,抄好後默默把筆記推回來。
這堂課,一邊認真聽課,一邊注意奉茶時間,一邊幫對方補缺,開心又刺激,後來也和這位同學成為朋友,講座結束時還收到她寫來的小卡片呢!
惜 福
小組長告訴我們,蓮社內的日常用品,包括食物,多是十方信眾捐贈,使用要惜福再惜福,不能浪費。用餐時每人拿取二分一張衛生紙,於餐畢拭淨碗筷油汙,以節省洗滌用水、清潔液與寶貴時間。
當我們輪值洗公器,發現某些菜盤餘有剩菜,組員面面相覷,最後決定要來把它們惜福掉!大家分完湯匙,小徵拿到剩下一勺看起來最油的,正巧女副學員長經過,發現我們在吃東西,大驚:「學長們!妳們在做什麼?」猶豫完的小徵剛咬了半口,含糊不清跟其他組員一起回道:「我們在惜福啊!」女副:「哦!」吃完後,小徵發現:其實盤底的油還蠻好吃的嘛,不可怕!
守 禮
一系列緊湊課程之外,師長也為我們安排輕鬆休閒的健身活動與旅遊。旅遊前夕,學員長再三叮囑:「蓮社不論在外界何處都受人尊敬。明日外出,一定要守禮守紀,保持良好行儀,絕對不能使蓮社蒙羞!」字字句句聽在小徵心中,產生一股遠勝獎懲的規範力量,是從未有過的震撼。
細細檢想,這股力量乃由雪公諄諄教誨的威德,和蓮社所有師長孜孜不倦的行持所匯集,一切無不為美善人間。這股「但能光照遠,不惜自焚身」的熱心腸,涵容著我們的現在過去與未來,轉化成心中敬畏感佩的聖潔火花。
身 教
徐醒民老師講述《阿彌陀經》,小徵原本試著做逐字稿筆記,可抄寫一頁便力不從心,因為小徵的寫字速度一向不是快的,索性放下筆,念佛。念了一堂課的成果是令人愉快的。回家後和媽媽分享講座發生的大小事,媽媽說:「《阿彌陀經》教人念佛往生,妳未因筆記不力惱火,念佛靜心和佛的本意是不違背的。」
講堂內座無虛席,努力騰出空間方便下班後的人們趕來聽課,明白蓮社師長的用心。看著步伐顛危、高齡九十二的徐老師,在攙扶下行禮如儀向佛問訊;無形的身教令觀者動容,再忙再累也不能因此懈怠空過。更有趣的,從小聽慣外公的外省口音,聽徐老師講起課來是格外親切!
點 燈
在暑期講座為期兩周的日子,學員們幾乎沒有空餘時間做課堂以外的事情,學員長也督促學員平時多念佛少兩舌,學員的友情,竟然是在打掃清潔、分工合作、熬夜一起抄筆記中,培養出來的戰鬥情誼,溫暖而堅固。雖然彼此言談不多,但心中有著同樣的理念、互助為樂。
祥和謙讓的氛圍、不虛此行的成果,讓我更加體認守禮安分的重要。守禮維繫團體和諧的秩序,安分鞏固個人分工的環節,人人猶如一盞燈,當被無私的愛點燃,光光互照、光影層疊,彼此不相妨礙,行願如實彰顯,世界怎不璀璨美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