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倫采風
●編者
無欲是福田

賢哲聖人,何以稱為「福田」?賢聖能斷貪瞋等煩惱,故名福田。比如種田,不除去稊稗野穀,便會妨害善好的穀子。布施給無欲之人──無貪煩惱者,獲得果報利益最大,故名福田。所以親光菩薩說:「永離煩惱,如世良田,速能生長,廣大果故。」(《成實論.福田品》)

吟唱大漢詩文

游錫堃,幾乎每天閱讀,退休後更是什麼書都看,白居易六一六個字的〈琵琶行〉,他可吟唱熟背。五千多字的老子《道德經》也是滾瓜爛熟。(《聯合報.游錫堃吟唱漢詩 蘭城民主尋蹤》)

無一肯修行者

南嶽慧思尊者,將入滅,大集門人,苦切訶責說:「若有十八人,不惜身命,修『法華懺』者,吾當供給。若無,吾當遠去。」竟無答者。即端坐,說:「佛來迎!」而化。這並不是門人請求善知識住世,而是善知識請求門人:「只要你們肯修行,我即為之住世。」不幸,竟無一肯修行者,既然住世無益,只有端坐而化了。(見道源法師《佛堂講話》)

功德不自受用

雪公云,《華嚴.普賢行願品》十大願,十大願分三部分,一學問、二自修、三回向。回向者,不但此時所行之功德,縱在別處所行之功德,皆不自受,回向眾生,回向實際、菩提、眾生。此為三大要素,十回向記不住,可記此三條。




【前期連結】明倫采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