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具有「業智力」,對於眾生造的善業惡業、處事因緣果報,若多若少,若定不定,皆了知無礙。(因佛已證無漏淨業,八識轉成四智,故有業智力。)可悲啊!眾生個個容貌不同,言語有異;有人苦,有人樂;有人愚昧,有人聰慧;有人享受尊榮,有人活得卑賤;有人長壽健康,有人短命夭折。佛以業智力,明白道出其中的業因,可開導世人的迷惑。
眾生複雜的業因,小聖羅漢未必瞭然,何況是不及聖人之輩。有些眾生不明業力因果,往往張狂忿怒,自以為有一得之見,無人能比,一切歸咎於命運,妄言沒有業力因緣。
《禮記.中庸》云:「天命之謂性」,能得善報,自然是好;不得善報,也自然是好,始終相信天命。(「業」,在儒家稱為天命。比如孔子安慰得惡疾的冉伯牛:你德行修得好,卻得惡疾,這是命啊!性命或長或短,都是天所賦予。)
(出自唐代神清法師《北山録》)
覺皇有業智力(佛有無漏淨業,八識四智等),哀哉有生,貌異音殊,苦樂愚智,尊卑壽夭,故大昭業理,用啟人惑。
小聖之所不及,況非聖者乎?而有譸張忿懫者(譸,張誑也。忿,儨怒也),自謂得一之見,人莫吾之若也,所謂命矣,非業之由也。(有一類背悷之徒,不信業報,皆言天命者也。)
禮曰:天命之謂性。得之自是,不得之自是,以聽天命。(外典稱業為天命,子云。命矣。夫修短之性命,皆自是天之所注也。)
(唐代神清法師《北山録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