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現果隨錄》,為明代戒顯禪師所集結,其中有一則破齋酬業的記載。
明代魏應之,居住在江蘇昆山的真義鎮,是魏子韶同族子姪。
崇禎庚辰年春天,魏應之與魏子韶同榻而眠,睡夢中,魏應之忽然狂哭念佛。魏子韶驚醒詢問,魏應之說:
剛才夢見自己到了陰間,見到冥府判官,抱著一本生死簿到我面前,便詢問自己是否在生死簿中?他說我的命數列在另外的本子。向他索取,竟然是在縊死簿上!名字下的注文寫著:「三年後某一天,當自殺上吊於書房中。」
我哭著問他,究竟犯了什麼罪?何以如此?他說:「定業難逃。」過去生造的因已經確定了,這一生也一定要受這個果報。我又問,有何法可以免難?他說:「最好的方法就是長齋念佛、精進修行,或許可以避免這個果報。」
於是魏應之對魏子韶說:「從現在開始,姪兒要一心一意修行了啊!」魏應之開始持長齋、早晚念佛,就這樣精進修行,經歷了八個月。
後來魏應之文社的朋友,七嘴八舌勸阻說:「這不過是一場夢罷了,為什麼要被這個夢迷惑呢?」從此,魏應之意志逐漸轉變,又開齋吃葷了。
癸酉年春天,魏應之忽然無緣無故把書房門關上,在裡面自縊了。屈指一算,離做夢的時間剛好滿三年。
《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》,周安士居士收錄此篇記載,並於後加上按語:
貪圖口腹之欲的人,必定以孔子不持齋為藉口。卻為何不想想,孔子齋戒時,必定改變飲食,不食葷腥,可見當時孔子不見得沒有戒飲酒食肉。必定要先齋戒,而後才能與神明感應道交;由此可知,食肉令人昏濁。今人事事都不如孔子,唯獨把不吃長齋一事,說是從學孔子,難道要憑此作為入聖的門徑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