韋蘇州平生交遊甚寡,然所交必厚。時為蘇州刺史,與老友李儋、元錫二人離別甚久,嗣得二人書,聞約期遠來相晤,甚歡,即答以此詩。友誼之厚,可於詩中見之。
首聯上句,「花」字表春時。四時雖皆有花,然春天乃開花之始季,故以花表春。
此句七字敘四事:去年是一事,花裡是一事,逢君又是一事,別又是一事。可謂一句四折。且逢君是樂事,緊按一「別」字,又是愁事,一正一反。
此一句四折,奠定全篇根基,下文皆應於此四折關聯,缺一不可。
下句有三段意思:今日、花開、又一年,各為一事。
上句追述往事,下句如再追述往事,即為合掌,故須變化。然變化無一定之法則,或一動一靜,或一反一正。此處乃就時間之對比而變化之,前句既言已往之事,故後句即言眼前之事。
此二句是倒裝法。普通人覆信,大都由現在敘到以往,此詩是由以往敘到目前,是其與眾不同處。
下句「又一年」三字,指分別之時間言。見今日花開,乃知與君分別又是一年矣,友情思緒由此引出。
頜聯上句「世事茫茫難自料」者,茫茫即是不可知者也;世事或可預料,加「茫茫」二字,即不可預料矣。「自」是自己,承自首聯二句,與君相逢,又相別,今又接來書,皆難自料也。
下句「春愁黯黯獨成眠」者,春愁承首聯二句,分別、來書,皆在春時。黯黯,乃傷神之貌。狀似春愁,愁而推展不開,則精神不振,即告昏昏欲睡,故云「獨成眠」。
「獨」字在此承上啟下。疇昔與友離別,今接其書,約期來會;然數約期尚遠,由此引起春愁,而獨自成眠。此二句敘交情之深。
脛聯上句「身多疾病思田里」者,李儋、元錫二人之來信,必然問候近況如何?韋蘇州即以本身之事作覆。
身多疾病,乃言不是此病即是彼病。自陳貧病老朽,乃詩人之通常習氣,所謂「無病呻吟」是也。故此處所言多病,恐未必然。〈韋傳〉謂其身多疾病,諒係據此而云然也。
思田里,有辭官而歸鄉里之意。所以然者,為其多病也。此亦未必然,乃另有用意,讀下句可知。
下句「邑有流亡愧俸錢」者,好處在此一句,此為主題,前句為客題。
居官治事,必須為公。民為邦本,治民之事,使得其安,即是為公;如民不安,乃為官者之罪。此邑之民,或遇飢荒流亡異地;為刺史者,得其俸錢,皆是民脂民膏,能無愧乎?既是於心有愧,何不預先勤理政事以安其民?
觀夫上句「身多疾病」之辭,可以辭其咎矣。因為多病,自於政事照顧不周耳。
此二句開下文,意謂鄙況如斯,汝等欲來相晤,望即速來也。
結聯上句「聞道欲來相問訊」者,已將我之近況奉告如上,故即盼君之來也。此與「今日花開又一年」句相照應,敘其想念之情。
下句「西樓望月幾回圓」者,古時交通不如今日之便,跋涉往來,費時甚久。且古時會親友,多在春、秋時季。
李儋、元錫之來書,如在二月間抵蘇州,則造訪之約期或在八月間。由接獲書信之頃,屈指約期尚須半年之久。故云,於西樓望月,由圓至缺,由缺至圓,盼此半年時間迅速離去。
亂世離人讀之,意味尤深。此一句貫穿全篇之意。
【出處】〈詩法研究〉,《慈光》第二二四、二二五合刊號
(一九六九年四月一日),版三。
(本文《全集》未收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