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倫采風
●編者
推車人發願

從前有一位推車人,不信佛法,一天正推著車,經過一座寶塔。見火燒寶塔,他不忍心燒壞莊嚴的塔,前往搶救,並開玩笑發願說:「佛說有因緣果報,我搶救塔,願我來世,做個『最長大有力者』。」他死後,即投生阿修羅道,身體最長大有力。一個玩笑發的願,也能滿願,何況是真實至誠發的願,無不滿願。(明代 無異禪師《宗教答響》)

記憶的部分

大學偏重理解,但是不能沒有記憶的部分。因為你所記憶的東西,就是你一般思考的素材,你若完全沒有思考素材,你就說我就靠理解,你沒有東西可以理解啦!大學進來我什麼東西都不教,就叫你們去理解,理解什麼?你當然得先從一些最基本的東西開始。所以,要有記憶的部分。(〈專訪臺大教學傑出獎明居正教授〉)

學而時習

孔子《論語》二十篇,第一句說:「子曰:學而時習之。」子者,孔夫子。曰者,說也。孔子教人將學過的東西,時常溫習。語默動靜,念念不忘。若所學彷彿大意,工夫就不相應、不究竟了。世法佛法都是一樣,要學而時習之。(虛雲老和尚《方便開示》)

熟讀再開解

雪公云,從前的學生,先求不忘,熟讀,然後開解。不能記舊的,則不能創新。須眼到、心到、口到,口到即是念。無注解的書,多讀即能知其意。如司機開車,必須記住全市街路,否則違規。如果熟知一條,則其他也可以類推。




【前期連結】明倫采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