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看第三,別教的三種念佛。
惟念自佛
第一種是「惟念自佛」。自佛,別教人所認識的自性佛,是什麼樣的佛呢?表上說:「以佛界六根為自佛」。
佛界就是佛法界,已經成就佛法界的六根,那就是佛的六根,以佛法界的六根為自性佛。因為我們的六根,其實裡頭就藏著如來,所謂如來藏,所以以如來佛法界的六根,為我們自性佛。
怎麼念呢?「觀此六根,依無明有」,觀察我們的六根是怎麼來的?最初都是因為有無明煩惱,然後才變造出來。
在《十四講表》裡面有講「十二因緣」,由無明而緣行,行再引出識─行緣識,這樣一步一步而有愛、取、有,然後生、老死;萬法的起源,十二因緣都說清楚了。
我們生死輪迴是這樣,成佛怎麼成呢?成佛則反過來,你不想有這個死,就不要生,這樣子一步步逆推上去,不想有「行」造罪業,那就不要起無明煩惱,最初就是因為無明煩惱的關係。
所以這裡說了,「觀此六根,依無明有,斷無明故,九界六根得滅,佛界六根得成」。因為斷無明的關係,所以就可以把下面九法界的六根給滅除了,最後佛法界的六根就成就了。這個就是天台家常常講的「緣理斷九」。
緣理,即攀緣十法界當中「佛法界」的真理,即中道第一義諦理,具體說指別教所詮釋之但中佛性,這是緣理。然後斷九,斷除九法界那些染惡虛妄之法。別教根性的人必得如此,「斷無明故,九界根滅」,這是緣理斷九;「佛界根成」,這樣子而成就佛道。
那麼,唯念自佛只有一重的能所。以佛法界的六根,也就是我們的自性佛,作為所觀;用我們的第六意識,隨順著別教教理,所起的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去作觀,這是能觀。這樣子緣理而斷九,最後成就佛道。這就是別教的「唯念自佛」。
惟念他佛
第二是「惟念他佛」。他佛是指的什麼呢?這表上說了,「以證果諸佛為他佛」,已經證到妙覺果位的十方諸佛作為他佛。
那麼,諸佛是怎麼證果成佛的呢?不是說我們眾生皆有佛性,不是說也都可以成佛嗎?為什麼我們不能成佛?我們要曉得,《涅槃經》說:「眾生皆有佛性」,佛性細分開來有三種:
第一種叫做「正因」佛性,真正的正,正因佛性。
第二種叫做「了因」佛性,了就是能夠了解、了然。
第三種叫做「緣因」佛性,緣就是因緣的緣。
這三種佛性,我們都有,必須要經過修行來開發,一開發就可以成就涅槃的三種淨德|成佛以後,就具備涅槃的三種淨德,即平常我們所講的法身、般若、解脫。
開發正因佛性,就可以得到法身德;開發了因佛性,就可以有般若德,般若德就是有大智慧;開發緣因佛性,就可以證得解脫德,那就沒有生死、生滅之苦。
我們也有佛性,我們也可以成佛,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念他佛呢?因為別教人的認知,就是〈釋義〉上所講的:「正因佛性,雖復理同,我無緣、了,諸佛已具」。
「正因佛性,雖復理同」,我們有正因佛性,是將來要證佛的法身的;我們跟諸佛一樣,也有正因佛性,理體是一樣,是平等的。
但是現在我們缺什麼?「我無緣、了」,我們缺的是沒有緣因佛性,和了因佛性;要開發正因佛性,必須要具足緣因佛性和了因佛性才行。「諸佛已具」,諸佛和我們不一樣,諸佛已經具足了緣因佛性和了因佛性,所以正因佛性可以全然開發出來。
那麼我們要怎麼能夠具足緣因佛性和了因佛性呢?
「緣念諸佛果中勝德,不生疲厭」,我們這個時候就要憶佛、念佛,緣念十方諸佛。他們已經成了佛,有了佛果的勝德,這些殊勝的德太多了!歸納起來,不外智慧和福德,所以我們常說佛是「兩足尊」。怎麼兩足呢?一個智慧,一個福德,兩方面都圓滿具足,舉這兩種就包括所有一切殊勝德行。
現在我們緣念著佛的勝德,然後「不生疲厭」,勤修六度萬行。修六度無非是要修福、要修慧,這樣經過三大阿僧衹劫,經過這麼長的時間,福慧就全部修圓滿了。
修慧就具足了因佛性,了因佛性是智慧,這是能夠開發正因佛性的親因緣;修福就具足緣因佛性,緣因佛性是福德,這是能夠開發正因佛性的增上緣。了因跟緣因具足了以後,最後就顯發出正因佛性來,而證到法身,這就成了佛!這是講「惟念他佛」。
雙念自他佛
第三就是「雙念自他佛」。怎麼個雙念法呢?表後面說了,「托佛的三身」,佛的三身,就是法、報、化這三身;然後「成我三因」,來成就我們自己的三因佛性。
怎麼托?托是假借,怎麼個假借法呢?因為別教人知道:
「我與諸佛三因平等」,我跟十方諸佛一樣都具有佛性,三因佛性都有。「諸佛圓證」,但是諸佛已經圓滿證得;「我今在迷」,我們眾生雖然也有佛性,但是我們的三因佛性被無明蓋住了,所以沒有能夠開發出來。
那怎麼開發法呢?懂得別教的教理,那就依教修觀,即修次第三觀。
所以就「先念化身佛,助我緣因」。先憶念化身佛,由法、報、化三身,先念此化身佛,也就是應身佛,可以幫助我們開發緣因。因為緣念供養應身佛,即可滅罪生福。
「次念報身佛,助我了因」,其次憶念報身佛,可以幫助我們具足了因佛性。
「後念法身佛,顯我正因」,最後再憶念法身佛,開顯我們的正因佛性。
因為是借著緣念已經證果的他佛三身,然後借此來成就我們自己本身的三因佛性,當中有他有自,所以稱做「名自他俱念」。
因為成就三因,是有次第性的,所以屬於別教。別教是什麼呢?就是次第教,他的修證是有次第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