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
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
(依報妙).卅三
●雪窗研學小組

【經文】
其音演暢: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分,如是等法。
 
【要解】
五力者,信根增長,能破疑惑,破諸邪信,及破煩惱,名信力。
 


 〔研討〕
問:信根增長到什麼樣的情況,才能夠有信力?
答:我們研究五根,根扎住以後,只能降伏煩惱。要破煩惱就要有力量,這要透過信力。
  學佛這麼多年,有一點點的根,但力量很微弱,煩惱來了就被纏縛住。聽到一些和淨土法門不一樣的見解,信願念佛的信心就開始動搖了,可見沒有信心,沒有信力。
  凡夫如何從鵝毛信變成磐石信、讓信根增長為信力?《便蒙鈔》云:「信根增長等者,謂諦觀分明,正信自增。」諦是四諦,對四諦理的觀察。以前對諦理模模糊糊,如果能夠越來越分明,正信就會增長,增長以後就變成信力。
問:請問四諦要如何觀察?
答:十六行觀,苦下面有四個行觀,集下面有四個行觀,滅下面有四個行觀,道下面有四個行觀。真正要斷惑、要了生脫死的人,要修十六行觀。
問:觀四諦,先要了解四諦,請問四諦為什麼這麼重要?
答:四諦是什麼?苦集滅道。藏教人要修生滅四諦,通教人要學無生四諦,別教人要學無量四諦,圓教人要學無作四諦。不管是上、中、下根的哪一類眾生,都要修四諦。
  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,諦,就是真理,有四諦的真理,才能夠建立學佛的正知正見,正信才會增加。
問:苦諦要建立什麼知見?
答:聽佛說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」的道理後,以修淨土法門來講,要厭離娑婆。
  知道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」以後,要知道這叫苦諦,娑婆是不可留的,一定要厭離娑婆。如果建立了厭離娑婆的心,正信就會增加;以後聽人說娑婆多麼好,以後的世界、下輩子多好,或是要留在娑婆世界修增益生,就不會被這種邪知邪見迷惑,正信就會增加。
問:集諦要建立什麼知見?
答:每一個人從小到大到老,受了許許多多不同的苦,第一要知道這是苦。第二,一個人受苦以後會如何?起惑。如果我們聽佛說集諦,要建立什麼正知正見?因果知見。
  一切的苦都從哪裡來?自己,不是別人加給我們的。是我們自己,自作自受。集諦,佛很清楚告訴我們,前面這麼多的苦,都是哪裡來?都是我們自己,這一生、過去生,宿世以來造的業。
  如果建立集諦的觀念,有因果知見,正因緣的知見,三疑當中的疑因果就可導正。(三疑,一、人人本具佛性、人人皆可成佛。二、只憑一句佛號,一生即可往生極樂世界,並可一生成佛。三、三世因果道理。)
  正因緣的知見建立起來以後,信心當然會增加,以後遇到多大的苦,也會知道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。
問:滅諦要建立什麼知見?
答:滅諦,是把苦滅了,以後沒有苦了;滅了集,也不會造業了,那個境界叫滅諦、涅槃。只有佛法可以究竟解脫,外道不能究竟解脫的。學任何一個宗教,是不能究竟解脫的。只有佛法教我們滅苦、滅集,把苦、集滅掉以後的涅槃境界,才是究竟的解脫。
  如果知道滅諦的真理,一定會皈依佛法,一定相信佛法,因為只有佛法才是究竟解脫,就會覺得釋迦牟尼佛講的法,絕對是這一生要依靠的,不會再相信其他的旁門左道。
問:道諦要建立什麼知見?
答:怎麼滅苦?怎麼滅集呢?「道」,是有方法滅苦,有方法來滅集。
  道諦是要建立什麼知見?正道和助道知見,正助雙修。修任何一法,都不能達到滅苦、滅集,達到究竟的滅。只有修佛教的正道法和助道法,才能究竟滅掉苦果、惑業。就會知道,世間、出世間,只有佛所說的法是可以依循的。
  世間任何一個學問,世間任何一個辦法,只是治皮膚病而已;只有佛教我們的方法,才是治宿疾、治骨髓之疾。
  所以常常要觀這四個知見,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各要建立什麼知見?這四諦如果諦觀分明,在《百法》的心所是「勝解」。一個人的信根為什麼能夠變成信力?信力能夠增長,是因為對某道理能夠有殊勝的見解。對苦、集、滅、道,常常能夠作如是觀,對佛所說的四諦,就能夠有殊勝的見解,當然正信自增。正信自增,就能夠產生力量。

4-g.png
【圖說】信心紮根安住後,漸漸轉成信力,能斷疑惑。

(待續)


【前期連結】《彌陀要解》研討紀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