❦ 淨土聖賢:
取捨世法光復明
孫復元
●回風

清代的孫復元,字敏斯,是仁和(今浙江省杭州地區)的秀才。生性慈善,幼年喜歡閱讀《陰騭文》的感應篇,並立志遵行。

孫復元居住的地方與屠宰場相對。一日早晨起來,見到殺豬的景象,於是發願戒殺,並買豬放生到雲棲寺。雖不能斷絕肉食,但能夠經常茹素。對於蚊蚋、蚤蝨,也不會去傷害。

壯年後,孫復元的日課有:佛號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大悲懺》,並記錄「功過格」。才過了二年,夜間行走時,即使沒有燭火,眼前就有光明。孫復元因此愈發自主勤勉,又做各種功德,尤其以濟貧放生為急務,事無巨細,都盡力而為。

後來襄助辦理鹽務,塵俗紛擾繁多雜亂,夜行的光明也就漸漸變得隱微,孫復元驚視這樣的轉變而嘆道:「吾自誤大矣!」於是辭官歸家,自我勉勵一如從前,光明又重新顯現。孫復元也就愈發相信感應不虛,而念佛觀想,一心一意嚮往西方,數十年無有間斷。

過了七十歲,孫復元更加精進,屢有瑞象感應。或是夢見碗般大的星辰,有燭光映照在自身上;或是夢見長跪於白蓮花,對佛持誦。有一天晚上,才剛就寢,就聽到有人說:「德由己積,福自天來。」睜開眼卻沒有看見什麼,而語音仍歷歷在耳。

清道光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,孫復元正在禮拜時,恍惚見到一位披著袈裟的人,站立於蒲團前。頂禮時,頭碰到他的袈裟,等到抬起頭,則又見到他坐上高座。過了三天,孫復元覺得精力疲憊倦怠,躺臥持念佛號,釋尊的妙相又顯現在窗牗間。

到了三月二日,孫復元早晨起來,神志愉快喜悅,隨意行坐,一點病態都沒有;到了晚上,告訴家人說:「明日為我買螺螄二擔、鱔鰻數百斤,分散放生到河池。」又說:「等到我死後,你們務必念佛、放生,力行善事。勿忘此語!」

當時孫復元坐在繩床上,隨即於燈下握筆,親自書寫放生文疏,字體筆畫均為端正的楷書,沒有一點錯謬。書寫完畢,便安臥在床,輕聲持佛號而終。卒年七十五歲。

(出自《染香續集》)

◆◆◆

《淨土聖賢錄續編》的編者西史氏(胡珽)說:「觀想功深,而屢感瑞應,是很自然的!至於他聞人語於虛空、見聖容於禮拜,雖然說是一心志誠所感,但這不是跟魔事相去不遠嗎!姑且收錄,以待有見識的人明辨。」

4-f.png
【圖說】孫復元日課佛號、誦經、懺悔,並記錄功過格,兩年有成,夜行無燭,自見光明。

〔原文〕

孫復元,字敏斯,仁和庠生。性慈善,幼喜讀感應篇《陰隲文》,立願遵行。

所居與屠肆相對。一日晨起,見屠豕,遂發願戒殺,買豬放雲棲。雖不能斷肉食,而常茹素。蚊蚋蚤蝨,亦不偶傷。

壯年後,日課佛號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大悲懺》,兼記功過格。甫二載,夜行無燭,目前輒有光明。愈自奮勉,行諸功德,尤以濟貧放生為急務,事無巨細,皆盡力為之。

嗣因襄理鹺務,塵擾紛紜,夜行光明漸隱,乃矍然曰:「吾自誤大矣!」遂辭歸黽勉如前,光明復顯,益信感應不虗;念佛觀想,一意西馳,數十年無間。

七旬外,彌加精進,屢感瑞應。或夢大星如盌,燭照己身;或夢長跪白蓮,對佛持誦。一夕纔就枕,聞人語曰:「德由己積,福自天來。」開眼無所覩,而語音歷歷在耳。

道光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,正禮拜時,恍惚見一披袈裟者,立於蒲團前。頂禮時,首著其衣,及舉首,則又見其據高座。越三日,覺精力憊倦,臥持佛號,牟尼妙相,復現於窗牗間。

至三月二日早起,神志怡悅,隨意行坐,略無病態;迨晚,諭家人曰:「明日為我買螺螄二擔、鱔鰻數百斤,散放河池。」且曰:「我死,汝等務須念佛、放生,力行善事,勿忘此語!」

時方坐繩牀,即燈下握管,親書放生文疏,字畫端楷,無少舛錯。書畢安臥,微聲持佛號而終。年七十五。

(《染香續集》)

西史氏曰:「觀想功深,而屢感瑞應,宜矣!至其聞人語於虗空,覩聖容於禮拜,雖云一誠所感,不幾鄰於魔事乎!姑錄之以俟有識者正焉。」



【前期連結】周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