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隨筆
論語的「復」
●門邊叟

《論語.學而篇》有子曰:「信近於義,言可復也。」

本章之復,當訓以「反復」也。不合義之然諾,可反復其言。

所承諾之言,或先前不明所以,或迫於當時之形勢,不得不應承之;以其,非義所當為,不遵其信,且不踐行之,雖陷己於無信之輩,卻不致墮溺為無義之徒。兩害相權,義自為要也。

《論語.述而篇》子曰: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」

本章之復,乃「再」也。聖人將以他法再啟發教導他,並非從此不再傳道之、授業之及解惑之。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的萬世師表,定不致因弟子魯鈍而棄捨之。

《論語.顏淵篇》顏淵問仁。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」

本章之復,「歸反」也。克制自己之念,克己之言乃至克己之行,令己之念、言與行盡皆歸反於禮,意即,一切皆合於禮也。亦可謂,以禮為度,克己之念,克己之言乃至克己之行,如是,便夠得上是個仁者了!

字同義異,學者須明。死執一解,誣罔聖賢,定是難免!有志於聖賢學問之仁人君子,當慎之!重之!

5-2.png

【往期連結】論語隨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