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時文人,常以赴試京師,室中女子奪於有勢力者,歸時傷感,遂之以詩。是題即屬此類感懷之作。
首句之「獨」字,為全篇之綱領,下文皆與此字有關。思者感也。悄然,憂之貌。獨上江樓,憂思感觸,全詩之精神顯矣。
次句「月光如水水如天」者,既上江樓,則不禁舉頭望月,低頭看水,俯仰之間,不免有孤獨之感。此句以月色、水、天三者點景。
三句「同來翫月人何在」者,語氣一轉,自問昔日同來此處玩月之人,今在何處?此為抒情。就其筆法言,是倒插筆。即眼前追思既往。
結句亦是倒插筆。位於江岸之樓,天邊之月色,江中流水,一切景物宛然如昔,故云「風景依稀似去年」也。「似去年」三字有味,如云:「風景依稀不見人」即俗不可耐矣。
是應注意者,篇中有二「月」字,似不合法度,然以次句有疊字,句法活,故三句可再用一月字。有此活句,不惟用二「月」字,即加三「月」字亦是合法。
出自《慈光》第二二九號(一九六九年五月三十一日),版四。(本文全集未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