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簡說(二五六)
●子圓
PDF注音版
  先進第十一.之五


  子曰︰「孝哉!閔子騫。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。」


孔子說:「能盡孝啊!就是閔子騫。感動全家孝友和樂,使外人對於閔子騫的父母及兄弟,都沒有批評的話。」

孝哉!閔子騫。」「孝」,造字原本是子女背負父母兩老,含義就是做到善事父母親。「哉」,語尾助詞,表示肯定。「閔子騫」,姓閔,名損,字子騫。魯國人,少孔子十五歲。他是孔子的學生,老師可以直呼本名損,為何此處卻稱字?這是孔子轉述當時的人傳頌稱讚的話:「孝哉!閔子騫。」

古書記載閔子騫的母親早逝,父親再娶,生了兩個弟弟。有一年冬天,天氣寒冷,父親外出時,就叫閔子騫駕車。才到中途,閔子騫手中的韁繩脫落,車子失控,險些發生車禍。父親就察看他的雙手,非常冰冷,並且摸摸他的衣服,內裡竟然充塞不保暖的蘆花。於是轉回家中,檢視兩個弟弟,手掌都是溫暖的,衣服更是保暖的棉花做成的。此時閔子騫的父親非常生氣,就對後母說:「我娶妳,是希望能好好照顧閔損,妳卻偏心虐待他,妳現在就離開,這個家不需要妳!」此時,閔子騫跪下央求父親說:「母在一子寒,母去三子單。」勸諫父親,假使後母離開後,則情況更糟。

閔子騫不僅站在父親的立場考慮,更替後母求情,也照顧到兩個弟弟。真是「有德者,必有言」,有德行的人,必能說出善言,有益人群。於是,父親不趕走後母,後母也感動悔改,成為慈母。弟弟更敬重哥哥,一家孝慈友愛,和樂融融,鄉里稱讚。山東紀念閔子騫的祠堂,更有詩句「兩岸蘆花孝子心」為之表彰,永為世人所傳頌。

人不間ㄐㄧㄢˋ於其父母昆弟之言」,「間」,空隙。一有空隙,就能插入微小物品,比喻家人各盡本分,他人沒有任何不好的批評,可以乘隙而入。「昆」,兄。閔子騫的孝行感動家人,不只自己盡孝,而且父母慈愛、弟弟恭敬哥哥。這是行孝做到了修身,而能齊家的典範。不必出仕為官,就是辦理政治。這不是小事,是中華文化由近及遠,紮紮實實的仁德大業。

本章重點在學習盡孝,孝不僅能修身,更能齊家,甚至治國、平天下。孝是道德的根基、文化的命脈,講求孝道,身體力行,不可不自我勉勵!


8-a.png
【圖說】在山東濟南、魚台,及安徽宿州,都建有閔子祠。

(待續)



【前期連結】論語簡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