埋蠶果報
●子植

蕅益大師《見聞錄》,為大師與友人所見所聞的記錄,共記載著六十則佛門中因果不昧的公案,其中〈埋蠶報應〉一則,描述造下的惡因,很快遭受惡報的情形。

明熹宗天啟初年,江蘇吳江一帶桑葉的價格大漲。有位居民養了幾筐的蠶,估量養蠶成繭所得,遠不如賣桑葉所得的利潤,於是便把幾筐蠶掩埋掉了,然後載著桑葉到湖州去販賣。

當船經過太湖,湖中有一條大鯉魚往上躍,掉入船中,這個人就抓了鯉魚,藏在船艙裡。到了湖州店家,店主人看見桑葉上有血漬,便質問是什麼原因。這人回答說:「這是魚的血,還放在頭艙裡呢!」誰知到頭艙裡一看,好像是一顆人頭。這個人和店家主人都很驚恐。店主人更加追問,回答說:「實在沒有其他原因啊!我為了賣桑葉可多得些利潤,而把蠶埋掉了。」

便與眾人一起到埋蠶的地方,挖開一看,竟然是一具死屍,正好與船上的人頭相吻合。就馬上告到官府,因此被定死罪。

嗟乎!多麼令人感嘆啊!這個人以養蠶為業,不免要煮繭抽絲,如此造業已經很悲慘了。何況只為了微少的利潤,而將蠶隻活埋,讓牠們無法得盡一期的生命,良心在哪裡啊?所以這麼快速地得了報應,也是應當的。

6-1.png
【圖說】吳江有人養蠶,見桑業大漲,便把蠶掩埋掉了,載著桑葉到湖州去販賣。


【原文】《見聞錄.貪利埋蠶 報應奇速》

天啟初年(一六二一),吳江桑葉大貴。有居民養蠶數筐,因計成繭所得之利,不如賣葉利多,遂埋蠶,載葉至湖州鬻之。

舟過太湖,有大鯉躍入舟中,民取而藏之頭艙。既至葉店,主人見葉上有血,詰問其故。

答曰:「此魚血也!魚尚在頭艙。」試取看之,則儼然一人頭矣!共相驚駭,更迫問之。

答曰:「實無他故,我自埋蠶賣葉,欲多取利耳。」

因同眾人至埋蠶處,掘地視之,復得一死屍,與頭相合,迺鳴於官,竟擬死罪。

嗟乎!業報為蠶,不免煮繭之苦,亦甚慘矣!況為微利而活埋之,並使不得盡一期之生,人心安在?宜其報應之甚速也!



【前期連結】勤有三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