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禮《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》研究    回學海無盡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吳聰敏  撰         臺中蓮社  印行
 
摘要 第一章 緒論
第二章 宋初佛學的發展背景 第三章 知禮的生平與著述
第四章 《妙宗鈔》的天台思想 第五章 《妙宗鈔》的淨土思想
第六章 知禮台淨融合的思想評析 第七章 結論 
附錄一 知禮生平及著作年表 附錄二 北宋初期佛教大事記   
參考文獻   

 

    第五章 《妙宗鈔》的淨土思想

   天台門葉之信仰淨土法門,本就其來有自,蓋肇自創建天台教觀之智者大師始,其平生的行止已有顯著之淨土傾向;如襁褓中即知「臥即合掌,坐必面西」;而臨命終時亦右脇西向,聞唱《法華》、《無量壽》二經,並讚勸彌陀淨土,自謂其「師友,侍從觀音來迎」自在而逝。[1]且在其豐富的著述中,或理論部份、或實踐部份,亦多所涉及;如《摩訶止觀》述四種三昧,其中常行三昧,即是專持念阿彌陀佛之淨土行;其他如《觀無量壽經疏》、《阿彌陀經義記》、《淨土十疑論》、《五方便念佛門》等亦多偏讚淨土,相傳均為彼所撰述[2]。可見智者本人確實信向淨土,且求生西方。

      可惜後來其弟子章安(561-632)以下數代(按章安臨終亦稱彌陀及二大士),均唯保守承傳,但重天台教觀之修持,鮮有觸及淨土者;即使九祖荊溪湛然(711-782),雖號有唐中興之祖,但其志仍專在闡釋天台教部(以《法華玄義》、《法華文句》、《摩訶止觀》三大部為主),精簡當世興崇之華嚴、法相、禪門諸宗之異同,以顯揚天台教觀之殊勝,故亦少涉及淨土。唯於所著《止觀輔行》卷六中,解釋「常坐一行三昧」時有云:隨向之方,必須正西,若障起念佛,所向便故。經雖不局令向西方,障起即令專稱一佛,諸教所讚,多在彌陀,故以西方而為一準。[3]又於撰《法華文句記》卷十釋「藥王菩薩本事品」文末亦云:問:同居類多,何必極樂?答:教多說故,由物機故,是攝生故,令專注故,宿緣厚故,約多分故。[4]可見彼於彌陀淨土,亦多表推崇具正見;然畢竟於此法門,並無相應之修證表現,是以近代日本學者有疑智顗《淨土十疑論》或為湛然托作[5],藉以闡揚淨土,卻終少文獻佐證,並不為世人所信。

  筆者認為天台門葉,自智者大師以後,真能信向淨土,不但在理論方面,更在實踐方面,身體力行,作出貢獻,以致開啟後代子孫「教崇天台,行歸淨土」之風者,其唯四明知禮大師乎!知禮對淨土的實踐,自行方面,但修《彌陀懺法》(俗云打佛七)即有五十之多;度眾方面,創建「念佛施戒會」,每年結合僧俗男女萬人,倡導勤修念佛,求生西方,度人無數。其事蹟,已如前文(第三章第一節之三)所說,不復贅述。至其對淨土理論的闡述,專書方面有:《觀經融心解》、《觀經疏妙宗鈔》、《料簡十三科》等;若單篇論述則有:<結念佛會疏>、<法智復楊文公書>等,均為淨土法門之重要開示。其中尤以《觀經疏妙宗鈔》對於充實淨土之理論,標顯法門之殊勝,居功最偉。昔業師李公炳南(1890-1986)撰<趙居士祝壽印施觀經妙宗鈔序>即云:

  宋•四明《妙宗鈔》出,為《觀經》諸注精英,所詮皆第一義諦,於焉淨旨大明。古有病其繁深者,欲節而略之,蕅祖直謂「不可動其一字」[6],其要可知矣!然有此一《鈔》,非謂《觀經》即可誦可講,因以可修可證,及眾能變根器也。蓋修淨任採何法,應明乎四土橫豎之超,否則理路不清,或不免於扞格焉。祖蕅祖又曰:「淨土的旨,全在《妙宗》一書。」[7]是此一《鈔》,又不純為《觀經》所作矣。[8]

  蓋知禮此《鈔》以天台圓宗判釋淨土法門,既義理周延地充實了淨土的思想內容,且強而有力地凸顯了法門的特異殊勝,是以自《妙宗鈔》出,而淨土之教理大備。今擬就《鈔》中所提出的念佛方法、修證的位階、以及四土淨穢等教義,詳加剖析,藉以申論其有關淨土的思想。

   第一節 十六觀判歸圓三觀論

  淨土法門的要義,重在念佛求生西方;而念佛方法多種,古德將之歸納為四,曰持名、觀像、觀想、實相。[9]然觀像為觀想之前方便,又若能達理,則即事修而成理修,亦皆可名實相念佛;是以四種念佛,又可歸約為兩種,曰觀想與持名而已。故淨土三經中,除大本《佛說無量壽經》重在介紹阿彌陀佛因地的願行功德與果地的正依二報莊嚴外,小本《佛說阿彌陀經》即重在倡導持名念佛,而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則主在推介觀想念佛之法。

  在《觀經》經文正宗分中,即詳細說明十六種觀想的內容,今先依次略述其要點於下:

  (一)日觀:即觀想西邊剛要下山的落日,狀如懸鼓,用眼觀心想,使分明在前。其用意在於先標送想之方,使能繫心定想,趣於彌陀所居之西方。

  (二)水觀:先觀想澄清之水,次變水成冰,次變冰為琉璃,最後再觀想琉璃成大地,地下有金剛寶幢,地上有樓閣華幢,種種莊嚴。此是作為下面第三「地觀」,實際觀想極樂寶地的前方便。

  (三)地觀:先由漸想,而粗見彼地;迨證得三昧,則實際觀見彼土。此觀成就,即可滅除「八十億劫」生死之罪。

  (四)樹觀:觀想極樂國土上之寶樹,以及莖葉花果,種種莊嚴。此漸次進入極樂世界之細相觀想。

  (五)池觀:觀想極樂世界上蓮華池中之八功德水,以及水聲說法,光明化鳥讚歎三寶之種種莊嚴。此與只是作為「地觀」前方便之第二「水觀」,自是不同。

  (六)總觀:觀想極樂國土上之寶樓。由於此想成就時,即能總見包括寶地、寶樹、寶池、寶樓等所有極樂依報莊嚴,故名總觀。此觀成就,可滅除「無量億劫」極重惡業,較前第三觀更加勝進。

  (七)華座觀:觀想西方三聖(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)所坐之蓮華座,包括華色數量、華間珠光、華臺寶網寶幢等莊嚴。此是作為觀想西方三聖之正報身的前前方便,可滅「五萬億劫」生死之罪。

  (八)佛菩薩像觀:觀想一佛二菩薩之身像,像類真身,此是作為觀想真身的前方便。古德即依此建立「觀像念佛」,其實不離「觀想念佛」。在此觀中,經文特提示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之十六觀觀想的原理原則。此想觀成,能除「無量億劫」生死之罪,現身證入念佛三昧,較前又更勝進。

  (九)佛身觀:即觀想阿彌陀佛之真身,此則包括觀其身色、身量、身光,及相好等。且由觀佛身故,亦見佛心(無緣大慈)。此想觀成,由見無量壽佛故,即見十方無量諸佛,名念佛三昧,當蒙諸佛現前授記。

  (十)觀音觀:即觀想觀世音菩薩之真身,包括其身量、身色、肉髻、項光、身光、天冠、面色、毫相、臂相、手相、足相等。大致與阿彌陀佛無異,唯「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」(肉髻是相,無見頂是隨形好,合稱無見頂相),不如佛耳。

  (十一)勢至觀:即觀想大勢至菩薩之真身,其身量、身相一如觀世音;唯頂上觀世音為「化佛」、大勢至為「寶瓶」二種有異,餘相皆同。

  (十二)普往生觀:即觀想自身生於西方極樂世界,在蓮華中,結跏跌坐,作蓮華開合想,而見佛聞法。由於從第一至第十一觀,已將極樂國土依報、正報觀想成功,今乃觀想生彼普見普聞依正諸相,故名普往生觀。

  (十三)雜想觀:即觀想阿彌陀佛之丈六像,以及大小變現自在,而二菩薩身同眾生,普化一切。立此雜觀,有二用意:一者為前觀勝相不成者,令捨大而觀丈六;二者為前觀勝相已成者,使更觀勝劣化用徧十方界,令品位增進。

  (十四)上品生觀:即觀想上品上生、上品中生、上品下生等三種人之往生因緣、往生情形及生後利益。

  (十五)中品生觀:即觀想中品上生、中品中生、中品下生等三種人之往生因緣、往生情形及生後利益。

  (十六)下品生觀:即觀想下品上生、下品中生、下品下生等三種人之往生因緣、往生情形及生後利益。

  以上十六觀的內容,可加以歸納成三大部份:即初六觀(第一至第六)是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,先漸想,後實觀;次七觀(第七至第十三)是觀想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,先像想,後真身,且先主而後伴;末三觀(第十四至第十六)則是觀明三輩往生,先上輩、次中輩、後下輩。其所以立觀往生之由,乃為增進觀行,或使位在中下者,進修勝觀,登於上品;或使前觀依正成就,已證八、九信者,進而能窮深事理,而登十信。

  此十六種觀,事有前後,觀有淺深;然知禮《妙宗鈔》稟承智者撰《疏》之旨,卻將十六觀統判歸於於圓教之不思議妙觀。其於<鈔序>即標云:

  觀者,總舉能觀,即十六觀也。無量壽佛者,舉所觀要,攝十五境也。……能觀皆是一心三觀,所觀皆是三諦一境……是故今觀若依若正,乃法界心觀法界境,生於法界依正色心,是則名為唯依唯正、唯色唯心、唯觀唯境。故釋「觀」字,用一心三觀;釋「無量壽」,用一體三身。體、宗、力用,義並從圓,判教屬頓。(卷一、 391d392b

  接著又云:

  五重玄義,本是經中所詮觀法,大師智顗預取解釋經題,欲令行者用此觀法入十六門而為修證;故於序文,以主包眾,以正收依。觀佛既即三身,觀餘豈非三諦?(同上、392b

  可見五重玄義,不論釋名、顯體、明宗、論用、判教皆判屬圓頓,而此十六門亦皆以「三諦三觀」而為修證,故是天台之圓教不思議妙觀。然此十六觀法,既不同《大品般若》(《摩訶止觀》準此)之直觀一念陰識妄心為不思議境,亦不同《金光明》之直觀三道而顯三德;而是緣西方淨土之依正而修一心三觀,是以經稱「勝異方便」,古德又名「特別法門」。下文乃就「約心觀佛」、「一心三觀」及「從行觀法」三方面,以探討其勝異特別之所在。

  一、約心觀佛說 

  知禮認為《觀經》中所說之十六種觀法,乃是教導大乘行人托彼彌陀各種依報、正報莊嚴之境,用微妙觀,觀於心性;專就彌陀,顯眾生本具真佛之體,而提出「約心觀佛」之主張。彼於《妙宗鈔》中解釋<疏序>「此經以心觀為宗」之義時,即云:

  《經》以「觀佛」而為題目,《疏》今乃以「心觀」為宗,此二無殊,方是今觀。(卷一、395a

  然而,心觀與觀佛,二者如何結合為一?《鈔》又云:

  大乘行人,知我一心具諸佛性;托境修觀,佛相乃彰。今觀彌陀依正為緣,熏乎心性;心性所具極樂依正,由熏發生;心具而生,豈離心性?全心是佛,全佛是心;終日觀心,終日觀佛。(同上)

  因此,觀佛與觀心,語雖不同,其義則無別。此觀法與《般舟三昧》同托彌陀依正而觀,而與《摩訶止觀》四種三昧中其他三種三昧觀法不同,如「一行三昧」,是直觀三道(惑、業、苦),顯本性佛;「半行半坐三昧」中,《法華》則兼誦經顯理、《方等》則兼持咒顯理;「非行非坐三昧」中《請觀音》兼數息顯理、《覺意》歷三性(善、惡、無記)事顯理。彼之三昧雖亦俱稱念佛,只是通途就陰入觀心顯本性佛;若今之觀門,則專就彌陀,顯真佛體,是為特別。二者不同,主要在於「若觀佛者,必須照心;若專觀心,未必托佛」。知禮曾就「內、外」與「難、易」的觀點,加以剖析其內涵,其文云:

  須知此觀,不專觀心。內外分之,此當外觀,以由托彼依正觀故,是以經題稱為「觀佛」;若論難易,今須從易,《法華玄》云:「佛法太高、眾生太廣,初心為難;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,觀心則易。」今此觀法,非但觀佛,乃據心觀;就下顯高,雖修佛觀,不名為難。是知今《經》,心觀為宗,意在見佛。故得二說,義匪殊途。(同上)

  由於若要直觀生、佛等境,事既隔異,且能所難忘,故於初學,不免為難;若約心觀,則「近而復要」。且吾人心性,周徧法界,無法不具,無法不造,既是能造,具義易彰;又即能觀而為所照,易絕念故,是以智顗於《法華玄義》中云「三無差別,觀心則易」。今觀極樂之依報國土、寶樹寶池,彌陀之正報、三十二相等,皆我心具,皆我心造,不出心外;是故即托彼境,觀我心性;觀彼依正,而現其境;亦即藉彌陀依正,熏發自己心性,而所熏發者,亦不外顯現吾人本具之本佛本土也。是以,知禮認為縱觀他境,亦須約心,何況直觀彌陀依正?遂主張此《經》之十六種觀,正當「約心觀佛」。

  知禮以「約心觀佛」的原則,而修十六觀之具體方法,茲特舉數例說明如下:

  (一)水觀,《鈔》於注解<第二水觀>科中,即云:

  即以曾見大陂池水為所緣境。……既稟圓宗,知能想心具七大性七大者,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見、識也;故以具水之心,托彼即心之水,觀於本性,令水現前;並及諸相冰、琉璃、琉璃地,皆於心性觀令顯現。(卷三、472d428a

  此第二觀,目的為觀成極樂國土之琉璃地,此乃彌陀之依報,固不離佛。初學心粗,先令觀水,次變水成冰,再變冰為琉璃,最後觀琉璃成大地。而皆心具心造,不在心外,是故托之以觀心性,如此諸相顯而本性自明。

  (二)樹觀,《鈔》於注解<第四樹觀>科中,因前二觀,或日、或水、皆為眾生曾所見相,可指為境令觀;至於第三、第四觀極樂寶地、寶樹,則未曾對,似無可指為境令觀。知禮於此則云:

  若通論者,皆得有境。何者?諸觀皆用教所示相,憶持在心,為所緣境。仍了能觀本具此法,托境想成,令性具法,發明心目。是故心觀及所發相,一一皆三(指一一法皆即空假中也),故知通論,皆得有境。(卷四、429a

  可見,雖未所見境,仍可依經教所示之相,立以為境。而要在能了達心具心造之理,故即以具境之心,托彼即心之境,觀令顯現,發明心性也。

  (三)華座觀,《鈔》於注解<第七華座觀>科中,對於經文所說「欲觀彼佛者,當起想念,於七寶地上,作蓮華想。」比較前六觀,更似無中生有。而知禮於此則云:

  以由理具,方有事用。能想之心,何法不具?依聖言境,就性而觀,華座莊嚴不現而現。(卷四、431a

  以上所舉例中,或言「托彼即心之水,觀於本性」,或言「用教所示相,憶持在心,托境想成,發明心目」,乃至「依聖言境,就性而觀」等,皆可提供吾人了解知禮「約心觀佛」之具體內容。

  至於「約心觀佛」說之義蘊,知禮於<第八佛菩薩像觀>科中,詮釋「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」二句經文時,特約「感應道交」與「解入相應」二義,加以詳細發揮。蓋謂報佛法性身是能應,眾生三觀淨心念佛是能感;今能觀佛相好,佛即以相好隨其心淨而現其身,是為「感應道交」義。又謂佛體本,全是眾生色心依正;但由眾生迷背,故佛體成出離義;若能觀解契合佛體,則佛體入觀解心,是為「解入相應」義。

  依「感應道交」義,故托佛義成;依「解入相應」義,故唯心觀立。此之二義,相輔相成,一是「觀佛」,一是「即心」,是名「約心觀佛」。知禮云:

  今之心觀,非直於陰指色心依正觀本性佛,乃托他佛顯乎本性;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,次明佛身全是本覺。故應佛顯,知本性明;托外義成,唯心觀立。二釋相假,是今觀門。(卷四、432b

  其後,蕅益在其所撰《佛頂文句》(又名《楞嚴文句》)卷五中,詮釋勢至「念佛圓通」時,即曾歸納念佛方法為三種,曰:唯念自佛、唯念他佛、自他俱念。其中「唯念自佛」,即同於其他二十四種圓通,足以賅攝一切諸教、一切禪宗直指法門,罄無不盡;若「唯念他佛」,則別於二十四種圓通,足以包括《彌陀》、《藥師》、《上生》等經,及蓮社一切事想法門;至於「自他俱念」,則與二十四種圓通,同而復別。其文云:

  先須開圓頓解,了知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,自他本自不二;乃托他佛以顯本性,故「應佛顯,知本性明,托外義成,唯心觀立。」此則開圓解處,與諸聖同;托他佛處,與諸聖異。《十六觀經》所謂「勝異方便」,今文所謂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」;由其方便最為勝異,故更不假餘方便也。[10]

  可見,知禮之「約心觀佛」,即是後來蕅益所說的「自他俱念」,又名「雙念自他佛」也。而從《佛頂文句》引文,蕅益接受知禮的觀點,且深受其影響,自是顯而可徵。

  關於《觀經》中倡觀想念佛,天台學人究應以「觀心」為重,抑以「觀佛」為重?這在知禮當世即曾引起其弟子淨覺仁岳(9921064)與廣智尚賢(生寂?)二人甚大之諍論。蓋仁岳執「攝佛歸心」,將佛全然攝歸於我心而觀之,名為觀佛;而尚賢則執「攝心歸佛」,將心全然攝歸於佛而觀之,名為觀佛。二人諍論不已,請示於知禮,知禮乃謂二者皆非,既非「攝佛歸心」,亦非「攝心歸佛」,而是「約心觀佛」。仁岳因此不悅而去,甚至盡背所宗(如前文第三章第一節之五中說)。

  其後,元•懷則撰《淨土境觀要門》一卷,曾詳評二人之非,彼認為《觀經》之旨,即在送想西方,而仁岳卻主「攝佛歸心」,則境在東土,如此境觀既有差異,如何能生淨土?且「攝佛歸心」亦有混濫直觀於心之嫌。若尚賢之「攝心歸佛」,等直觀於佛,與智顗「心觀為宗」之義,顯然相違。且若依仁岳之說,則必須先了萬法唯心,方可觀心;若依尚賢之論,則必須先了萬法唯佛,方可觀佛;如此即與「一行三昧」相同,但直觀三道,以顯三德,此直觀心、直觀佛之法,固逈異於知禮「約心觀佛」之說。懷則乃指出其間教理差異之根源云:

  一家所論境觀,永異諸說直觀真心真佛,唯屬佛界。是故,凡曰觀心、觀佛,皆屬妄境;意在了妄即真,不須破妄然後顯真。諸家直觀真者,妄必須破,真理方顯,此乃「緣理斷九」之義,正是破九界修惡,顯佛界性善,是斷滅法,乃屬偏前別教,非是圓頓妙觀。[11]

  由此,更可證明仁岳後來之不悅而去,完全是由於「兼講華嚴」,落於別教思路之所致。當初曾為《妙宗鈔》大力辯護,今則另撰《三身壽量解》,別立難辭,質疑《妙宗鈔》之「生身尊特」說,且要求知禮「潛修前《鈔》,不使外聞」,以及後來更撰《十諫書》、《雪謗書》等,往復徵詰。(事詳前文第三章第一節,及第四章第六節)今人牟宗三評其事云:淨覺之背叛,實不在其不了解寂光有相、蛣蜣究竟、生身尊特等三義,乃在其對於天臺教義全部不了解也。是故,諸如三千、三諦、事理、權實、體用、互具、別圓、六即諸基本義理,淨覺所解皆歸於別教之思路;是則乃墜陷,非進昇也。對於圓實根本未有了悟也。[12]應非過當之論。

   二、一心三觀說

   根據宋•志磐(生寂?)《佛祖統紀•四明法智傳》卷八記載:仁岳與尚賢,辨「觀心」、「觀佛」諍論不已,遂求決於知禮時,知禮既示以「約心觀佛」之說,且進而告以具體方法曰:據乎心性,觀彼依正[13]蓋知禮認為《觀經》十六觀,即在教導行人緣彼西方淨土之依正莊嚴,而修之以一心三觀;斯亦即所謂即心觀佛,托境顯性之意。

  其實從《觀經》十六觀之經文表面,並無「推理」之言,而智顗《疏》中,於十六觀,亦無「三觀」明文;但於首文以「三觀」釋題,謂佛是所觀勝境……觀雖十六,言佛便周。又謂觀者,觀也。有次第三觀,一心中三觀[14]然今知禮卻直以「一心三觀」之圓妙觀統攝十六種觀法,且認為此是完全稟承智顗之《疏》旨,並主張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,後世行人想要修持觀行,就必須遵照如智顗之身證「四依大士」[15]之人所指導的原則,方不致錯謬歧出。此在真宗大中祥符七年(1014),其先撰《觀經融心解》,即已盛發此意。待後七年(天禧五年,1021)乃撰《妙宗鈔》,仍未改原先之主張。如《觀經融心解》第二料簡中,即自設問答云:

  問曰:雖是約行,而初觀落日,中想佛身,後論三輩;為只想依正事境而成觀行,為即照三諦理耶?人共疑之,願為明判。

  答曰:佛意雖顯,經語難知,須假「四依」,示其修法。何者?一經旨趣,搜在首題,故《疏》云:「觀雖十六,言佛便周。」既以一心三觀釋「觀」,一體三身解「佛」;諸法實相為經正體;修心妙觀,顯四淨土為宗;能除五逆,即生九品為用;方等大乘圓頓為教相。五重既爾,豈可以唯想事境,消《經》文耶?[16]

  接著乃引證荊溪湛然撰《法華文句記》及《十不二門》中明題目與經文關係之言云:

  荊溪云:「首題既爾,題下別釋,理非容易(指理趣不容改易也)。」又《不二門》云:「覽別為總,符文可知。」是則題與經文,總別相顯,不可輒異。故知十六皆圓三觀也。[17]

  此即指出智顗注經,題旨必與經義,彼此呼應,不相違異。首題是標總旨,經文則顯別義,今釋題既以「一心三觀」解「觀」字,故經文中之「十六觀」理應皆是圓三觀。此意在《妙宗鈔》中,亦一再強調,如於<五重玄義•釋名>科,詮釋《疏》文「觀者,觀也。有次第三觀、一心中三觀」之義(有關「三觀」的基本內容,詳如《鈔》文,不另引文)時,即云:

  撮經所詮,立茲題目。經明十六,以為能觀;今釋題名,唯論三觀。經文是別,題是總名;總總於別,別別於總;若也立題,收文不盡,則不能應篇章之式。故知今立三觀釋「觀」,乃是經文十六觀體……令其修者,以茲觀法,入十六門,則境境皆三,心心絕妙。「四依」指智顗被物,言簡意周。(卷二、405b

  且解釋《疏》中並舉「次第三觀」與「一心三觀」,而非單指「一心三觀」的原因,其實正是以「次第」來反顯「不次第」(一心三觀)。其文云:

  雙標「次第」及「一心」二三觀者,此乃以次顯於不次。不融「別」觀,無以明「圓」;如《止觀》中,皆用思議顯不思議。(同上)

  又如於<第八像觀>科,解釋前七觀中,佛既尚未開示三觀之式,何以卻要行人預用一心三觀之疑時,亦云:

  佛對當機示觀前後,全由聖意,非凡所知;滅後之人,欲修觀行,所用法則,須憑「四依」。大師釋題,能觀之觀,既論「三觀」;題目是總,經文是別,豈不以總而貫於別?況云「觀佛,十六俱包」。今依天台修習教觀,不憑智者即智顗,更託何人?(卷四、433c

  雖然,知禮在其著作中,一再主張後人修觀,尤其學習天台教觀,必須依憑智者大師;但學佛之基本準則是「依法不依人」[18],知禮當然決不是盲目的崇拜者。根據知禮之研究,智顗以「一心三觀」統攝十六觀行,是深有得於《觀經》之旨的。其於《妙宗鈔》中屢申此意,下舉數則佐證如次:

  (一)依乎佛智,立今觀法

  智顗《觀經疏》解十六觀中之第一「落日觀」,謂「教令正觀,為除疑心」,並引《大本》(《佛說無量壽經》)明若有人以疑惑心,修諸功德,生彼國者,落在邊地,復受胎生[19]。今不如此,足證「作此觀者,能除疑惑」也。於此,知禮認為《大本》有云:由於「不了佛智」,致生疑惑,而生邊地;既作此觀,能除疑惑,則顯此觀,能了佛智;故知智顗實是依乎佛智,立今觀法。其文云:

  《經》云:「不了佛智,則生疑惑」,《疏》云:「故作此觀,令除疑惑」,即顯此觀,能了佛智。若其不用「一心三觀」觀落日者,則迷佛智,那名此觀能除疑惑?日觀既爾,餘觀例然;故知大師依乎佛智,立今觀法。然十六觀屬頓教,故原始要終,皆用佛智……既有乘種,生彼速得見佛聞法,預於海眾,不生邊地及胎宮也。(卷三、427b

  (二)依境三號,立觀三觀

  此則於<第八像觀>科中,《經》云:「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,多陀阿伽度、阿羅訶、三藐三佛陀。」智顗《疏》云:「或明十號、無量名號等,此中略舉三號,即如來、應供、正知」知禮認為此即是以所觀境列三號,表召三德,而義當三諦,此則正可反顯能觀觀,即是妙三觀,故知《觀經》本來即是教以一心三觀觀彼佛也。其文云:

  一心繫念諦觀彼佛者,即「一心三觀」也。但云「諦觀」,那云「三觀」?以所觀境,列三號故,顯於能觀,知是三觀。何者?「多陀阿伽度」,此云如來;「阿羅訶」,此云應供;「三藐三佛陀」,此云正徧知。此之三號,即召三德,今就所觀,義當三諦。正徧知即般若,真諦也;應供即解脫,俗諦也;如來即法身,中諦也。以三德為三諦,三一圓融,不一不異;此諦與觀,名別體同,絕思絕議。(卷四、433b 

  (三)由經結益,顯圓妙觀

  此是根據依十六觀修持結果,可以證得無生法忍,《疏》云:「是(圓)初住、(別)初地」;驗知觀門,必是圓妙三觀。此說共出現兩處:先是在<正說分>科,佛於講十六觀之前,先略付阿難云:阿難,汝當受持,廣為多眾宣說佛語。如來今者,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,觀於西方極樂世界。……見彼國土極妙樂事,心歡喜故,應時即得無生法忍。知禮認為此文等於釋迦牟尼佛將說十六種觀法之前,先預告所說是圓妙觀;因為若是用前三教觀行(藏是析空觀、通是體空觀、別是次第三觀)是絕對無法當生證得無生法忍的。其文云:

  行者應知,如來將說十六觀法,預彰所說是圓妙觀,故云「一切眾生觀於極樂,觀成即得無生法忍。」是故,韋提聞說十六,隨語觀成,說訖《續》本作「說」,此據《大》本訂正,即證此之妙位。《經》示此觀,是取初住徑捷之門,故不可云想事而已。(卷三、425a

  其次,同在<正說分>科,佛講完十六觀之後,經明「觀成利益」云:韋提希與五百侍女,聞佛所說,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,得見佛身及二菩薩;心生歡喜,歎未曾有,豁然大悟,逮(得也)無生忍。五百侍女……發無上道心。知禮認為若不是以圓教「一心三觀」修十六種觀,是不可能讓韋提希當下即聞即修,頓悟無生法忍,而證得別初地圓初住之果位的。其文云:

  《經》「豁然大悟,逮無生忍」者,以凡夫心聞十六觀,即聞即修,頓入圓住。……悟通觀行及相似位,是故特云「逮無生忍」,顯此大悟,的在分真。若十六觀,非妙宗者,豈令當機頓入圓位?經文結益,顯此觀門,非偏藏、通二教非漸別教次第三觀,信不可用事相消文。(卷五、452d

  如上所舉,可見知禮對於智者大師之以「一心三觀」統攝《觀經》十六觀,是非常贊同,且十分肯定其深符經義佛旨的。然則,《觀經疏》之睿識,能獲知禮如此印可認定,至其是否真如日本近代學者所疑為後人托作[20],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。

  至於,以天台圓教不思議「一心三觀」,而修淨土十六觀之詳細內容,知禮在<第八佛菩薩像觀>科詮釋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二句經文時,曾作出相當精闢的分析,茲略為爬梳於后:

  首先,須明「作」「是」深義。知禮以「能感能成」釋「作」,言「作」有二義:(一)是「淨心能感他方應佛」,謂佛本無,法身妙絕,以眾生心淨,依於業識熏佛法身,故見勝應佛身,是為「初作他佛」義。(二)是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」,謂依此念佛三昧心,終能成就佛果,是為「次作己佛」義。又,約「即應即果」釋「是」,言「是」亦有二義:(一)是「心即應佛」,謂向聞佛本是無,心淨故有,便以為心、佛及有、無,條然有異,《經》泯此見,故言心即是應佛,則心外無佛,是為「初是應佛」義。(二)是「心即果佛」,謂眾生心中,本有如來結跏趺坐,何必當來方成果佛?是則並無能成三昧之因,是為「心是果佛」義。試為列成表解如次:

    

  其次,再配修「一心三觀」。知禮認為上文「作」「是」之義,其實即是不思議三觀;若能於一念心,妙觀「作」「是」,即可「絕乎思議」,而「顯於三觀」。其文云:

  若論「作」「是」之義者,即不思議三觀也。何者?以明「心作佛」故,顯非性德自然有佛;以明「心是佛」故,顯非修德因緣成佛。應知外道諸句、三教四門,所有思議,不出因緣及自然性。……今於一念妙觀「作」「是」,能泯性過:即「是」而「作」,故全性成修,則泯一切自然之性。即「作」而「是」,故全修即(《大》作在性,則泯一切因緣之性。若其然者,何思不絕?何議不忘?(卷四、432c-d

  蓋能妙觀「是心作佛」,則知全性成修,而泯絕對一切自然之性的思議;若能妙觀「是心是佛」,則知全修即性,而泯絕對一切因緣之性的思議。此即以妙觀「作」「是」的工夫,泯絕凡夫之識心分別與無實的言說。其次,再以妙觀「作」「是」,顯於空、假、中三諦三觀。其文云:

  以若破若立,皆名為「作」,空假二觀也;不破不立,名之為「是」,中道觀也。全「是」而「作」,則三諦俱破、三諦俱立,名「一空一切空」,名「一假一切假」也。全「作」而「是」,則於三諦俱非破非立,名「一中一切中」也。(同上、432d

  最後,結示「作」「是」一心中修。知禮認為這即是不思議三觀,為十六觀之總體,是全《經》之妙宗,吾人當用此意修行淨土也。其文云:

  即中之空假名「作」,能破三惑見思惑、塵沙惑、根本無明惑,能立三法真性軌、觀照軌、資成軌;故感他佛三身圓應,能成我心三身當果。即空假之中名「是」,則全惑即智,全障即德;故心是應佛,心是果佛。(同上)

  接著,知禮又提出勸修淨土之法,云:

  故知「作」「是」一心修者,乃不思議三觀,十六觀之總體(指修觀所憑藉之總根據),一《經》之妙宗。文出此中,義徧初後,是故行者當用此意修淨土因。(同上)

  綜合上文所述,知禮《妙宗鈔》是以天台圓教的一心三觀,作為修持《觀經》十六觀之總根據的。由於十六觀是以西方極樂淨土的正依二報為所觀境,雖然理論上將依正二報歸入於一念心中,但仍承認其緣起之存在,且其修觀之最終目的仍是求生西方,此與其他淨土信仰者毫無二致,是以將本節所說攝屬於淨土思想的範疇。 

  三、從行歷事觀理說

   天台教義,自智者大師創立以來,即注重教觀雙行,解行並重。既統攝一代時教,分「藏、通、別、圓」四教[21];而依教設觀,則依次有「析空觀、體空觀、次第三觀、一心三觀」四觀;且於圓觀,復分「頓、漸、不定」三類。當然天台一家的正意,不論自行和化他,均在於圓,說前三教,只為防止偏曲,入於歧途而已。今知禮撰《妙宗鈔》判《觀經》,教屬「圓頓」;且以「一心三觀」統修十六種觀,實深符天台一家之宗趣。

  然同一觀法,若論實踐修行,為門又有多種;昔智顗《摩訶止觀》約四威儀分,共四種三昧:(一)常坐三昧、(二)常行三昧、(三)半行半坐三昧、(四)非行非坐三昧。[22]而唐•湛然《止觀義例》又就義類,另開三種:(一)從行、(二)附法、(三)托事;[23]且於《止觀輔行》又論事觀、理觀各有不同軌則。[24]今十六種觀當攝屬何門,如何修持?實為古來注疏家之一大課題,亦可看出各擁不同的主張。

  知禮認為《觀經》十六觀法,應當判屬「從行」,歷西方依、正事而修理觀。彼之此種主張,其實在未撰《妙宗鈔》前即已有定見。何以言之?蓋在彼之前所撰《觀經融心解》九條料簡中,第一料簡即提出此問題,來加以探討。其文云:

  學者問曰:《觀無量壽佛經》十六觀法,於今家「托事」等三種觀門為屬何耶?

  此即約《止觀義例》所言「從行、附法、托事」三種觀門之分類而問,下即自答云:

  答曰:既非借於事義,立觀立境,不名「托事」;又非撮乎法相,入心成觀,何關「附法」?韋提特請正受之門,善逝直談修證之法,雖托彼依、彼正,皆了唯色、唯心,以「法界身入心想」故,「約行」明矣![25]

  在此答文中,顯然即已判屬「從行」。及至後來撰《妙宗鈔》,於<正說分>科詮釋十六觀之前,乃先特就此事詳加辨析,其文云:

  《義例》云:「夫三觀者,義唯三種:一者從行,唯於萬境觀一心,萬境雖殊,妙觀理等;如觀陰(入界)等,即其意也。二約法相,如約四諦、五行(《涅槃》聖行、梵行、天行、嬰兒行、病行)之文,入一念心,以為圓觀。三托事,如王舍耆闍,名從事立,借事為觀,以導執情,如《方等》、《普賢》(《普賢觀經》),其例可識。」問:今十六觀,於三觀中屬何義耶?(卷三、425d-426a

  此乃先引湛然《止觀義例》(簡稱《義例》)原文,詳細舉例說明三種觀修法性質之有異,是即所謂「《義例》三觀」也。下接答文云:

  既不撮乎法相,入心成觀,信非「附法」;又非借彼事義,立境立觀,驗非「托事」明矣。如來直談十六觀行修證之門,正當「從行」也。(同上,426a

  其於《義例》三觀中,判歸「從行」,與前文引《觀經融心解》所判,完全一致。

  其次,再就事觀與理觀的問題,加以抉擇。知禮認為《觀經》十六觀,判屬《義例》「從行」,雖然《義例》三觀,皆屬圓教理觀,但不妨歷西方極樂世界之依、正二報莊嚴事而修一心三觀也。其文云:

  問:《義例》三種,皆是理觀,今之十六歷依、正事,何預三種耶?

  答:「托事」、「附法」二種三觀,有事有理,且置不論。「從行」三觀(指從行法修一心三觀也),以何義故不得歷事?既言「從行」,必四種行(即《摩訶止觀》四種三昧行):「常坐」一種,縱直觀理[26];餘三三昧(指「常行」、「半行半坐」、「非行非坐」)豈不兼事?(同上)

  同屬「從行」之四種三昧中,除「常坐三昧」,是直觀三道為三德,而顯中道平等法界之理外,其他三種三昧,亦皆兼事,下文乃分別舉證,說明今十六觀不妨歷事觀理也。其文云:

  如《般舟》三觀,歷念佛事;《方等》三觀,歷持咒事;《法華》三觀,歷誦經事;《請觀音》三觀,歷數息事;「覺意」三觀,歷三性(善、惡、無記)事。此等歷事,若非「從行」,攝屬何耶?(同上)

  此中依《般舟三昧經》所立之三觀即是常行三昧,九十天旋行,專稱念阿彌陀佛;依《方等陀羅尼經》與《法華經》所立之三觀,是半行半坐三昧,一者兼持摩訶袒持陀羅尼、一者兼誦《法華經》;依《請觀世音消伏毒害陀羅尼經》所立三觀,與依《大品般若經》所立「覺意」三觀(慧思又稱「隨自意」三昧),即是非行非坐三昧,一者兼修數息事、一者觀善、惡、無記三性之事。此三種三昧,亦各歷事而修,皆屬「從行」。尤其依《般舟三昧經》所立之「常行三昧」,其修行的方式,是唱念共運,既唱阿彌陀佛名,又念阿彌陀佛三十二相;其性質與《觀經》十六觀觀阿彌陀佛正依二報,最為相似。《般舟》既是「從行」,《觀經》當亦「從行」無疑。是故,知禮又云:

  《般舟》三昧,初觀足下千輻輪相,次第逆緣至肉髻相;彼觀相時,即用三觀。彼是「從行」,今那獨非?(同上)

  再者,既以「一心三觀」為觀法,固是理觀;然不妨歷事,以若達事即理,則事不礙理。故《義例》立「從行」之定義即云:「唯於萬境觀一心,萬境雖殊,妙觀理等。」今《妙宗鈔》既然直以「一心三觀」觀十六境相,則十六境相,一一相無非一境三諦,是故妙觀其理正是平等一如。其文云:

  況《義例》云:「唯於萬境觀一心」,豈今依正,不唯一心?《經》文具列十六境相,大師(智顗)但於首題示圓三觀,令將此觀觀十六境,正是「萬境雖殊,妙觀理等」。又今三觀,並諸歷事三觀,若非「從行」等者(等「附法」、「托事」也),那云「三觀義唯三種?(同上)

  準上所述,知禮《妙宗鈔》依智者大師之旨,用妙三觀觀《觀經》十六種依、正境相,此正同於「四三昧」中之歷事而觀三諦理,故判定十六觀為「從行歷事觀理」也。

  至於,以「從行歷事觀理」的原則,修十六觀,其具體方式:知禮認為即依《觀經》十六觀境,用圓三觀為想相之法。修學之人,起初三觀觀力尚微,故先觀「落日」及「清水」;待三觀觀力漸強,則可依次而觀「寶地」、「寶樹」、「寶池」等觀;乃至觀力更加勝進,則可進觀座、像、佛身等,一一並運以圓妙三觀。

  或有懷疑一方面要根據《經》文所示,分歷依報、正報、若大、若小,各種不同之境相,一方面又要運懷三觀照三諦理;恐觀相則違真,照理則乖事,不知如何措心?知禮則認為觀雖分事理,修則同在一念,實非兩端,並不相違;且圓人一開始,即於一心頓觀三諦,於諦似自三,於解常自一,但能先了性具諸法,自能融妙而觀。尤其今之彌陀依正,體本難思,妙觀觀之,自然符契;又,此觀法既類《般舟》,則當同彼須論三力,謂「佛威神力、三昧力、本功德力」(見T13905c),故不思議,但依聖法而修,毋庸置疑;然須知由「事、理」之難易不同,致其「現、發」則先後有差而已。其文云:

  今帶事定,托彼應色,觀於三身;以其應相,凡心可見,故理三身雖乃未顯,不妨應色先與定合,故令開(眼)(眼)皆見佛身。如以三觀,觀彼落日,三觀未成,而能開(眼)(眼)皆見於日。故雖「事、理」一念同修,而理難事易,事易故先現,理難故後發。(卷一、400d

  又引《般舟三昧》為例,說明境觀同修,事理並運,而境必先成;如此「托境進觀,藉觀顯境」,二者往往相輔相成。其文接云:

  故《般舟三昧》以三十二相為事境,以即空假中(一心三觀)為理觀;境觀雖乃同時而修,境必先成。托境進觀,藉觀顯境;更進更顯,從凡入聖。(同上)

  下文試舉《妙宗鈔》所示<第九佛身觀>與後三<三輩往生觀>中,以圓三觀觀所觀境,境觀同修之法,作為進一步了解知禮所謂「從行歷事觀理」的實際內涵:

  一者、知禮於<第九佛身觀>科,總示正觀佛身之法。其文云:

  既指報、應,名為法身(智顗科此觀云「觀佛真法身」),即顯彌陀,三身具足。既為妙境,但是法身,行人心觀,即空假中;空假是二修,中觀是一性,修性冥妙,三觀圓融。既為能觀,但是般若,境觀相契,見尊特身;雖具三身,但名解脫。此則以三(觀)照三(諦),故發現三(身),合此三三,只是一三;三不定三,同在一念,一念無念,三三宛然。如此,方名修心妙觀。……當以此觀彌陀身。(卷四、434d

  可見,以一心三觀觀於佛身,既境觀融妙,同歸一念而修,應可「托境進觀,藉觀顯境」,境觀同修,故不相妨。

  二者、知禮又於<第十四上品生觀>科前,總示後三觀觀「三輩往生人」之法。其文云:

  此下三觀,觀往生人。若但讀文,不名為觀,必須覽《經》所詮之相,入一念心,用「空假中」微妙之觀,照於心性本具淨土因緣果報,生佛咸然,三無差別。(卷五、447a

  所謂「淨土因緣果報」,即指三輩九品之不同往生因緣,及生後利益;亦即後三觀《經》文所詮之相。今了知均為吾人心性本具,不在心外,而觀達即「空假中」。又云:

  諸佛淨土因果已滿,能應眾生;眾生由具淨土因果,能感諸佛。感應緣起,不一不異;一一融妙,相相宛然,隨品隨功,感佛感土。觀之不已,則難思俗諦淨土因緣,自然明了。(同上)

  可見,雖然後三觀中,所言三輩九品之淨土因緣果報,境相繁複,仍不妨以圓三觀「歷事觀理」。如此,托境進觀,藉觀顯境,屆時一旦修觀功成,各種往生淨土之因果,自然明白。故知,境觀同修,事理無礙也。

   第二節  大乘三位配判九品及十六觀論

     本來一宗教義的建構,至少必須具備義理系統(所謂教相)和實踐系統(所謂觀行),而其間依教理修觀行,從因至果之詳細修證階位,更是不可或缺的條件;否則,將降低其義理系統之說服力,同時也會減少實踐系統之驅動力。是以,不論天台、賢首、慈恩等莫不各依經論建立其本身修證階位之體系。

     淨土專經,所謂「三經一論」中,明示修證之淺深次第最明顯者,莫如《觀經》中之十六觀及三輩九品(《大本》雖粗分三輩,但未分品),是以古來注疏家鮮不依之判位,但莫衷一是。如隋.淨影慧遠(523592)《觀無量壽佛經義疏》依《仁王般若》之「五忍」說,而判上上品為七地以來之生忍(無生法忍)菩薩、上中品為四地之順忍菩薩、上下品為初地之信忍菩薩27等;其後,唐.吉藏(549623)《觀無量壽佛經義疏》依之28。概彼等專約往生以後所得之果,以判九品;且未達「無生法忍」,諸經論判位,上下有異29。故後唐.迦才(生卒?)《淨土論》破之曰:「觀果判人,位則太高」。30其後,善導(613681)承傳其意,而抑降之,乃準往生之因行業緣,而判上品三人是「遇大(乘)凡夫」、中品三人是「遇小(乘)凡夫」、下品三人是「遇惡(業)凡夫」。其旨重在符應彌陀淨土法門立教之精神,欲使現世善惡凡夫,同沾九品,生信無疑,乘佛願力,悉得生也。」31然終究未能詳判修證之位階。 

     筆者認為有關淨土修證階位之判釋,必待至知禮《妙宗鈔》出,稟承智顗《觀經疏》旨,以大乘三位(即圓教六即位中之「名字即」位、「觀行即」位、「相似即」位)配判三輩九品及十六觀,而後楷定古今,其後有復論淨土修證位階者,無不從之矣。此概由於中國盛傳之大乘八宗(天台、賢首、三論、唯識、禪、淨、密、律),教義固各有擅長,若論其判釋教網,則莫不共推天台為第一。昔高麗.諦觀(生寂?)《天台四教儀》云:天台智者大師,以五時八教,判釋東流一代聖教,罄無不盡。32近代學者牟宗三《佛性與般若》於此,則推許為「綜合的消化」,認為天台對所有大小乘經論,真正能給予客觀而公平之安排與判別,是中國佛教發展中「最後的消化」、「真正的圓教」,雖後出之賢首亦不能超過之。33明末.蕅益(15991655)《法海觀瀾》卷二則記載:唐京兆大興善寺含光(不空三藏弟子,生寂?)至西土,有梵僧云:曾聞台教定邪、正,曉偏、圓,明止、觀,功推第一。」34而民初提倡八宗通弘之太虛大師(18891947)則於《教觀詮要》中,推崇天台之判教云:

  但古代判教諸大師,其受稟不同、其識見不同、其悟理不同,其所際之時代、所化之人根,種種不同,故其判之也,亦各有所出入,而莫或盡同者。然求其「精當而純全者」宜無如(天台)「五時八教」(之所判也)35

    由於天台一家對於判釋教網之「精當純全」無能出其右者,故今知禮《妙宗鈔》用之以判釋《觀經》中之三輩九品及十六觀行,遂使淨土之修證階位忒明,而淨土之教義大備,其意義固為不凡而影響自亦深遠。是以特詳為釐析其內容,如次:

   一、大乘三位配判九品說

  《觀經》十六觀,於後三觀明三輩九品往生。何以立此後三觀?知禮認為其用意不外有二:一者、對前觀佛菩薩勝相不成,捨勝觀劣,而就第十三雜想觀觀丈六劣應身之一類眾生,因位在中下之品,故令識達三輩九品之相,使進修勝觀,而登上品;二者、對前觀佛菩薩勝相已成之人,令更進觀第十三雜觀,了達佛菩薩勝劣隨機之不思議化用,此時位已居八、九信之一類眾生(隨修觀判位,詳下文),乃令更以圓三觀分別九品往生之相,使彼能窮深事理(法界事、實相理),而登第十信位。《妙宗鈔》云:

  立觀所由,此中二義:初即雜觀觀劣應者,位在中、下,今識三品,進修勝觀,登於上品。次義即是前觀勝應,及修雜想,了隨機化,在八、九信;今令此人,以妙三觀分別九品,即《大本》三輩,事理窮深,登第十信。卷五、444c

    綜合上文兩層立觀用意,知禮進一步認為後三觀均是修前觀法之淨土行人,進觀三輩九品往生之相;以修前觀法既是圓妙三觀,則後三觀亦然,是故主張以「圓三位」(圓教六即位中之名字、觀行、相似)配判三輩九品。此則打破過去諸師,但依三輩《經》文,而判上輩是大乘,中輩是小乘,下輩是造惡凡夫求生之舊說。其文云:

      (《疏》)既云:「此下三觀,觀往生人,有二義。」乃是修前觀法行者,觀於九品往生之相,非是凡小求生之者。讀今三輩《經》文,改轉行業36;縱通此義,亦是傍兼,非今增進觀行意也。同上

  筆者認為知禮以後三觀為修前觀法之「增進觀行」,而以圓三位配判九品;必如是,方符合前文<鈔序>、<疏序>、以及<五重玄義.釋名>科以來,一貫「用一心三觀修十六門」之主張;亦唯如是,然後方符合將全《經》作「圓頓」教相之判釋,及將彌陀淨土作為大乘法門之意趣。

  知禮認為後三觀雖分九品,依義理判定不外圓教三個階位:一、相似即位,亦即十信之內凡位;二、觀行即位,亦即五品弟子之外凡位37;三、名字即位,指雖聞佛法或已修、或未修之一般悠悠凡夫也。智顗《觀經疏》於此,則分別配以別教地前之凡位:即三賢(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)內凡、十信外凡、及悠悠凡夫。知禮認為智顗以別教配位,其意有三:一者、別教階位,次第井然,配對三輩九品,較為明顯;二者、別教具足空觀、假觀、次第三觀、及一心三觀等四種觀法38,收攝眾生根機較廣;三者、就所觀往生人之角度判九品的緣故。今知禮《妙宗鈔》則依能觀人之角度判九品,概彼既通以圓妙三觀而為修證,故須以圓教三位而配判之。別圓既同屬大乘,且能所配判並不相妨,是以此節題目逕以「大乘三位」稱之。《妙宗鈔》云:

    雖分九品,以義定之,不出三位,即內凡、外凡、及悠悠者。然習種解行、及十信名,乃是別教地前凡位,以為今《經》往生位者,略有三意:一、別位次第,對品顯故;二、別具四觀,收機廣故;三、九品判所觀人故。若以九品判今能觀圓觀位者,則以「三賢」對今「十信」,彼之「十信」對今「五品」,「悠悠」即對「名字人」也,以名字位,通修未修故。(卷五、445cd

  又、《疏》依《瓔珞本業經》分菩薩六種性,而詳判上三品為「上品位當道種、中品位當性種、下品位當習種」。39《妙宗鈔》則依伏斷煩惑之淺深,而大分三輩:所謂隨修懺功力,若至三賢,能破見思二惑,皆上三品;若至十信,已能伏惑,入中三品;若全未伏,屬下三品。今依《經》文所示,及《疏》、《鈔》所判,分別列表如次:

   

 

     如上表所示,若根據《觀經》經文,則下三品唯造惡凡夫,中下品是世善人,中中、中上是小乘行人,上三品唯大乘行人;而智顗《觀經疏》,卻純用大乘三位(約別教)而判九品。知禮認為《經》為收機盡故,故以大(乘)、小(乘)、善、惡,分其九品;蓋約增勝,高下互顯也。40大師(智顗)得意,乃約三位判乎九品,則何機不攝?何行不深?41可見,智顗以大乘三位判九品,是「依義不依語」,正符合《觀經》之旨趣。《妙宗鈔》云:

    應知《疏》用此之三位判九品人,其意深細,不可粗心!今試略言:蓋一切善,若能回向,皆淨土因;仍一切惡,若能懺願,亦淨土因。故種種善,修之淺深,無非九品;其一一惡,約懺功力,亦皆九品。故上上品善,通下下品;下下品惡,通上上品。(卷五、445d

  又,舉事例云:

  三心六念42,或聞或修,未能伏惑,屬下三品;以此伏惑,入中三品;能破二惑(見思),方預上三。如五逆罪,臨終十念,爲能消功,屬下下品;闍王重悔,得無根信43,即是上輩三品所攝。豈非五逆,隨於懺功,自分九品?中間七品,若善、若惡,若修、若懺,隨功淺深,一一皆須明於九品。(同上)

  既是本屬上品上生大乘上善之「三心六念」行,若聞修之功,未能伏惑,亦通下三品;而本屬下品下生之「五逆重罪」,若能如阿闍世王之殷重懺悔,獲無根信,亦通上上品。可見,不論是何種善惡,皆可隨其修懺之淺深,而歷於九品;是以,知禮主張判釋九品位階,要在修懺之力、伏斷之功,而非在大小之行、善惡之業。其文云:

  乃由妙解大小(乘)觀行、善惡之業,全修即性,一一具於四種淨土;但能回向,隨功能顯四種樂邦。如是說者,多約一行,隨功淺深,歷經九品;亦自有人,節節改行,歷於九品。若以三位,定其高下,改與不改,皆悉不濫。(卷五、446a

  又於<第十四上品生觀>科,論觀後三觀,則可於「難思俗諦、淨土因緣,自然明了」時,亦云:

      明了之位,大判有三:若相似明,當上三品;若觀行了,即中三品;名字觀解,屬下三品。論斷伏等,雖有高下;而皆了知一切善惡,回向懺悔,皆通九品。或共、不共,或超、不超,或改、不改,或進、或否,狀類萬差,難以言具;若不爾者,豈得名為觀於三輩往生人耶?(同上、447a

  可見知禮今以「大乘三位」(相似即、觀行即、名字即)定判九品,不但高下位階,歷然分明,且能深符判釋本經「圓頓」教相之深旨。而知禮對於智者大師「大乘三位」之判解,也認為是根據《觀經》而判,且是深有驗證的,分別爬梳如下:

    (一)判上品上生:《疏》云:「上品見佛聞法,便悟無生,故是道種人。」《鈔》云:「以無生忍位在別圓初地初住,非別十向、圓第十信,何能見佛便登此位?」卷五、446c是以,判定上品上生在別十回向、圓第十信位。(二)判下三品生:《疏》云:「下品備造四重眾罪,亦得往生,類此似爾。」《鈔》云:「復以造罪驗下三品,以別、圓教,內、外凡位,不造眾惡;既約罪說,知是未入外凡人也。」同上蓋下品上生是造十惡輕罪、下品中生是造破戒次罪、下品下生是造五逆重罪,既皆造罪,故判為必在外凡之外,全未伏惑之悠悠凡夫。(三)判中品三生:以上品三生皆悟無生,判在能破見思之三賢內凡位;下三品生皆由造罪,判在全未伏惑之悠悠凡夫;則中三品生,乃依此類比驗證,故判為已能伏惑之十信外凡位。《疏》云:「類此似爾」《鈔》云:「《經》未明示,故以得悟及造罪等,比類驗之;此乃大師尊經謙己,近人判解,不遜者多。」(四)詳判上三品生:所以分判上品上生為道種性(十回向)、上品中生為性種性(十行)、下品下生為習種性(十住)者,《疏》云:一得道有遲疾、二所乘有異」。蓋上上品生彼即悟無生法忍,且往生所乘為金剛臺;上中品生則須經一小劫得無生忍,而所乘為紫金臺;上下品生則更經三小劫,且所乘為金蓮華。故依此得分三位也。

  如上所述,知禮秉承智顗之說,就「大乘三位」而配九品,乃令淨土修證位階分明不濫;且更縮約「圓三位」而為判解,遂使圓宗旨趣益獲突顯。

  二、九品位配對十六觀行說 

  知禮以大乘三位配判九品,九品之伏斷階位高下既定,然若依本《經》修證十六觀之淨土行,其於九品階位又當如何配對?則是進一步必須深究的課題。知禮認為眾生之根機千差,欲樂有別,是以十六觀人對九品位,義有多途」(卷五、443c)大略可分兩大類:一者,節節改觀,歷九品位;二者,專修一觀,歷於九品。就改觀中,又細分二:一者節節改觀,次第入品;二者或改觀境,而超品位。至於改觀超品者,又可隨其所改所超不同,而千差萬別矣。今依次論述如后:

  (一)節節改觀次第入品 

  知禮認為用妙三觀觀十六觀,即心觀佛,托境顯性,但由隨眾生機宜、欲樂不同,或有改觀、或有不改;然若根據本《經》行文次序,屢言前想成已,次作後想;如日想成,則云「次作水想」;又「地想成已,次觀寶樹」等,顯然是以節節改觀,而歷九品為常態。故《妙宗鈔》云:

  問:今十六觀既是圓修,為一一觀皆通九品,為須節節改觀入品?

  答:雖俱圓觀,而所託境,隨其宜樂,有改不改,合有二途。若就現文,多從改觀,歷於九品。(卷五、4416a

  至其節節改觀,次第入品的詳細情形,知禮乃根據《觀經》及智顗之《疏》所述,將初「落日觀」,配對「下品下生」,以智顗《疏》云:為除疑心,滅五逆罪,下輩自論,故日觀想成,是下下品;第二「水觀」想水成冰,配對「下品中生」;第二「水觀」與第三「地觀」之間,由轉想琉璃,粗見彼地(漸想),配對「下品上生」;以上屬「名字即佛」位,此時惑尚未能伏。其次,合第三「地觀」之實觀、第四「樹觀」及第五「池觀」,以得三昧,而見實地及寶樹、寶池,配對「中品下生」,雖居五品之初(即隨喜、讀誦二品),卻已圓伏五住44,故名得三昧。若第六「總觀」總見彼土依報,地、樹、池、樓四事,配對「中品中生」,居五品中心(即講說、兼行六度二品)。待第七「華座觀」成,則配對為「中品上生」,居五品後心(即正行六度品)。以上屬「觀行即佛」位,雖成三昧,能伏五住煩惱;但見惑未斷,事識猶存,故未可即觀勝妙身相,故只能令修三觀觀佛菩薩之寶像。第八「佛菩薩像觀」,配對「上品下生」,蓋像想現前,見思俱盡;謂俱盡者,以事定力,深能伏思,若見惑斷,則登圓第七信。次合第九、第十、第十一之「三聖觀」及第十二「普往生觀」,配對「上品中生」,在八、九信;以此時事識既盡,全依業識,故可令觀三聖真法之身。其「普觀」經文「生極樂界,於蓮華座,作開合想;蓮華開時,見佛滿虛空及說妙法。」亦正合「上品中生」命終見坐紫金臺,到彼「成大寶華,經宿則開」之相。末合第十三「雜觀」、及第十四、第十五、第十六「三輩往生觀」,配對「上品上生」,在第十信;此時內外塵沙45,任運除盡,故於佛菩薩之應隨眾生,勝劣化用,及觀察九品往生,差別行相,均足以洞達明了,窮深其事理也。以上,攝屬「相似即佛」位。《妙宗鈔》云:

  以初心人,雖了根、塵,皆是法界,而心想羸劣,勝境難觀,是故如來設異方便,先觀落日,於西定心;《疏》云:「除五逆罪,下輩自論」,故知妙觀想「落日」成,當「下下」品。……後修「雜觀」、及「三輩觀」成,當第十信,即「上上品」;內外塵沙,任運除盡,故隨機應相,及差別行業,觀察明了,宣示無窮。(卷五、446ab

今再根據上文所述,濃縮列表如次,以備對照參考:

   

  以上,是指一般以圓三觀修十六觀,從第一觀開始,依次節節改觀,觀功愈進,境愈轉明,而定慧則愈著,伏斷亦愈深,如此展轉而至第十六觀,其歷三輩九品之修證位階;其間先後淺深,次第分明,絲毫不濫。

  (二)專修一觀而歷九品 

  或有眾生,不樂觀修多境,亦可就十六觀中,擇其一境專修,此則仍以圓妙三觀觀之,修之不間不雜,亦由觀功愈進,境愈轉明,而定慧則愈著,伏斷亦愈深;遂從「名字即」位,經「觀行即」位,而證入「相似即」位;如是歷於九品,其淺深次第,一如上文所述「節節改觀次第入品」之修證階位也。知禮云:

      其不改者,十六境中,宜樂何境,即用妙觀,修之不捨;乃從「名字」,修成「觀行」,入「相似」位,歷乎九品。(卷五、446b

  但十六觀中,若欲專修一境,不知應以何觀境最為適宜?此則知禮亦根據《經》、《疏》之旨,認為當以第十三「雜明佛菩薩觀」中之丈六身相為最宜;其修證位階亦從劣觀勝,而歷九品。而且更進一步認為觀丈六像,不妨從三十二相中之「眉間白毫相」46觀起。知禮云:

      然十六中,佛境最宜;從劣觀勝,成於九品。故《疏》令觀釋迦毫相,以為初心入門之漸。「雜觀」令觀一丈六像,《經》雖不云「從一相入」,據理合然。若《般舟經》,則從足下「千輻輪相」,次第上觀至頂「肉髻」。故知但解今家住前三位名字、觀行、相似以判九品,於境於行,改與不改,次比依次類比自成也。(同上,446bc

  其後,至明末有堅密成時(?-1678)撰《觀經初心三昧門》,即以第十三《雜想觀》為「觀佛入門要術」,並於習坐中,教令即觀「立佛白毫」,且自述其緣由云:

      勝劣兩觀,皆以白毫為初步,所以智者於勝相毫中,詳劣相毫狀,《疏》意正在此章指第十三觀);後世慈雲懺主等,皆扶此觀,以妙契《經》旨故…是法也,動靜綿拶,事理互研,儀觀等薰、通別巧鍛自注云:白毫為通、本觀為別)以斯應末世,庶可稱善順機宜也歟?其一心三觀,詳在《妙宗》,茲不贅。47

  由此可見,成時立「雜觀」及「白毫相」,為《觀經》初心三昧之門,乃深受知禮《妙宗鈔》思想的影響。

    不但如此,智旭蕅益(15991655)更根據《小本》專倡持名念佛,而且主張但「持名」一行,即能歷九品而淨四土,更可看出其承襲知禮「專修一觀而歷九品」說的痕跡。48其詳,待後文另述。

  (三)或改觀境而超品位 

  其中當然亦有一類眾生,依十六觀次第改觀修行,但於中間某一觀境,或有深入修證,而超品位者;如從初修落日,至第三粗見寶地(漸想),本當「下品上生」,但「名字即」;卻於此深伏五住,則超證而入「觀行即」。或有依次改觀,修至第八「像觀」,本當初至七信,為「上品下生」;若能於此伏斷內、外塵沙,則為超入第十信,為「上品上生」,而不必更修後觀。似此,則無法用固定之格式,加以配對;故《妙宗鈔》云:有因改觀,超品位者,不可定判。(卷五、446b

  雖然,其不論於何境觀超入,總不出隨其伏斷煩惑之淺深而歷九品,所謂若相似明,當上三品;若觀行了,即中三品;名字觀解,屬下三品。」(同上、447a)是知,判位之大原則,不外以大乘三位而判九品。知禮云:

      故知,但解今家住前三位以判九品,於境於行,改與不改,(或超不超),次比自成也。非獨今《經》九品如此,《法華》五品,其義亦然,解一千從矣。(同上、446c

  綜上所述,知禮以天台別、圓大教之前三位,配判《觀經》中之三輩九品及十六觀行,隨其觀行功夫之深淺、伏斷煩惑之多寡,而決定其所證果位之高下,次第分明,絲毫不濫。由是,遂使淨土之修證階位明,而淨土之教義備;其於淨土之弘傳,居功偉矣!

  第三節  四土橫豎淨穢論

  淨土信仰的宗旨,即爲求生「但受諸樂,無有眾苦」之清淨莊嚴國土,斯本為諸大乘經論之所盛說;且由「隨其心淨則佛土淨」(《維摩詰所說經.佛國品》語),是亦關渉修證者之果境次第。然則,有關彌陀淨土之不同莊嚴,及其所居之不同聖眾,應當如何分類以判其高下優劣?此乃有關淨土思想之內涵中,另一重要議題。

  中土佛學,傳至隋唐之際,高僧大德,人才輩出,義學研究鼎盛,各種宗門學派,逐漸形成;遂於「淨土」之議題,莫不各依所宗所學,而作各種不同之分類與判屬。其中,隋初.淨影慧遠(523592)根據《維摩經》、《十地經論》及《攝大乘論》之說,分佛身土為「三身三土」(三身即法性身、報身、應化身;三土即真淨土、相淨土、事淨土),身土相關;並論凡夫之修有漏淨業所感是事淨土,二乘及菩薩修習緣觀對治之無漏淨業所感是相淨土,若登地菩薩及佛由實證善根所感是真淨土;遂判凡夫往生之彌陀淨土為「事淨、粗國」,斯可謂中國淨土分類論之濫觴。49其後,集三論宗大成之嘉祥吉藏(549623)對淨土分類則有多種說法,或言二土、或言三土、或言四土,或言五土、或言十土;並於所撰《觀經疏》判屬彌陀淨土為四土中之「凡聖同居土」,認為只是九品往生之凡夫,與三乘賢聖共往之應土,而非其報土。50其中四土之說(凡聖同居土、大小同住土、獨菩薩所住土、諸佛獨居土),大同於天台,此概與彼晚年尊崇天台,且歸學於章安尊者(智顗弟子,561632)有關。若華嚴宗之至相智儼(華嚴四祖602668),則根據《攝大乘論》、《佛地經論》,主張「四身四土」說,而判彌陀淨土為「實報處,通成四土」;概彼乃師承於法常(567645)之「四土說」,而並世之南山道宣(595667)、玄惲道世(?-683),乃至弘法迦才(生寂?)等,大抵遵循其說,咸認為極樂通報、化二土,而凡夫但往生化土。51若集法相唯識宗大成之慈恩窺基(632682),則根據《攝大乘論》、《成唯識論》、及《佛地經論》,亦立「四身四土」,身土相配;其判屬彌陀淨土,則多採唯他受用報義,兼採通報、化義;而以十念往生是「別時意」(即遠生作因,未即得生)之方便假說。52

  綜合淨影慧遠,及後來之三論、華嚴、法相諸宗之說,其判屬雖互有參差,而認為彌陀淨土之報土,為地上菩薩之所居,非一般凡夫所能往生,則意見一致。然而,淨土本宗之祖師善導(613681)於其所撰《觀經疏.玄義分》卷第一,則舉《大乘同性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佛經》、《觀音授記經》、及《大品經.涅槃非化品》等經為證,主張彌陀身土是法藏比丘酬因感果之「報身土」,認為凡聖染淨因行雖有不同,然由托彌陀願力作增上緣,故使「五乘齊入」,而首唱「凡夫入報土」論,藉以凸顯淨土法門之特殊性與超越性(淨土法門稱特別法門),而充分發揮淨土立教之旨趣。53

  至於,天台一家自智者大師(538597)根據《維摩》、《法華》、《華嚴》、《仁王般若》、《普賢觀經》及《大智度論》、《思益論》等,本其四教(指四化法)架構,主張「三身四土」,以攝一切身土。54四土者:一曰凡聖同居土、二曰方便有餘土、三曰實報無障礙土、四曰常寂光土;三身者,法、報、化三身。而以彼佛入眾生土中施化之義,三身四土相配,即同居、有餘二土為應身佛所化之處,名為應土;實報土為報身佛所化之處,名為亦應亦報土;常寂光土為法身佛所居之處,名為非應非報之真淨土。「四土」說,既散見於天台三大部,即《法華玄義》卷六、《法華文句》卷九,《摩訶止觀》卷十三,復詳說於《維摩經略疏》卷一,及《觀無量壽佛經疏》卷上。其於彌陀淨土之判屬,認為彼四土既不同於他佛之四土,且依「性具論」之原則,四土相即,實是一土;然則,當非如後世學者單純之說,謂彼判彌陀為應身、極樂為凡聖同居土也。55至其深一層的義蘊及判屬之詳情,實有待於知禮《妙宗鈔》出,稟其《觀經疏》之旨,而對四土「淨穢」與「橫豎」說之闡發,而後大明。茲分別陳述如次: 

  一、 四土淨穢說

     天台智者大師既於《維摩經略疏》卷一(T38)中,詳列四土名義,認為諸佛利物差別之相,雖然無量無邊,若就所化所居之處,莫不各具四土;復於《觀經疏》卷一(T37)專明彌陀極樂之四土,而備明「各有淨穢」,其文云:五濁輕重,同居淨穢;體析巧拙,有餘淨穢,次第頓入,實報淨穢;分證究竟,寂光淨穢。」56而四明知禮於《妙宗鈔》中更進一層申明《觀經》中所言極樂四土之淨,又淨於其他一切佛國之淨土,而突顯極樂之殊特。

  蓋知禮認為本《經》宗旨,即在教行人以圓妙三觀,觀極樂之依正,而召感四種淨土;所謂修心妙觀,感四淨土,今《經》妙宗,在此因果。」是以詮釋「四土淨穢」時,必須一律用圓教之妙三觀作四淨土因為原則;而不可解同於其他佛國之四土,分依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,而各論其淨土因也。其文云:  

      智顗《觀經疏》前釋「觀」字文中,明示「一心三觀」,又文頻示「心觀為宗」,至結宗(結示「明宗」科)云:「修心妙觀,能感淨土」;今消此文「四土淨穢」,須準此觀為四淨因。若依諸文,逐其四土,各論土因,何能通貫前後之文?焉令聞者證無生忍?(卷二、412a

    《觀經》所言極樂四種淨土,既皆以圓三觀為能感之因,然則,能居之人與所感之土,其清淨之具體內容為何?又與他國淨土有何區別?知禮乃廣引經論,分別詳細加以闡釋如下: 

  (一)凡聖同居土

  凡聖同居土,亦名染淨同居土,亦名染淨國,為智顗準《思益經》中,謂日月光佛囑咐思益梵天來此娑婆國土,有云:汝當用十法,遊彼世界,娑婆之土,名染淨世界。」57以染即是凡,淨即是聖,故命名「凡聖同居土」。其能居之人,凡夫與聖者共住,又可各分兩種。(1)凡居二:一是有四惡趣(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)之惡凡夫,二是有人、天二善道之善凡夫。(2)聖居二:一是實聖,指今生方始斷惑證真之聖者,包括聲聞四果(初果須陀洹、二果斯陀含、三果阿那含、四果阿羅漢)、緣覺辟支佛、通教六地(離欲地)、別教十住、圓教十信後心等,乃通惑已斷,報身尚在之人。二是權聖,指過去生已斷惑證真,今為度眾,權現化生此土之聖者;此包括有方便有餘土之三乘聖者,及實報無障礙土之法身菩薩、常寂光土之妙覺如來。

  雖然,如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,同有凡聖同居土,但一淨一穢,天淵懸殊。何者?娑婆世界所居之土,「荊棘瓦礫,不淨充滿」,多受眾苦;能居之人,則有四惡趣夾雜,故名「苦域」。極樂世界所居之土,「池流八德,樹列七珍」,但受諸樂;能居之人,無四惡趣,唯有人、天善道,故名「樂邦」。

  不但如此,若準「三聚」58之類別而判:在此娑婆世界,一般尚未聞法修行之具縛凡夫,均屬邪定聚;雖已發心修行,但未能圓滿十種信心,尚未得不退,則屬不定聚;必須經十千大劫修行信心,入初住位,得不退轉,方屬正定聚。以此土眾生墮邪定、不定者易而夥,獲正定者難而寡,故為穢土。然若往生極樂之眾生,不論煩惑多少、修證高下,乃至五逆十惡之造罪眾生,臨終十念而往生者,亦皆得不退轉,同屬正定聚;以是,彼國為淨土。知禮云:

      若如此土博地凡夫,屬邪定聚;發心修行,未不退者,屬不定聚;得不退者,屬正定聚。若生安養,不論高下,五逆罪人,臨終十念,得往生者,亦得不退,故云「皆正定聚」(此《大本》卷下語)。《起信論》明「初心生彼,住正定故」;《小彌陀經》云:「生彼皆得阿鞞跋致(譯云:不退轉)」。同居淨中,極樂當其上品土也。(卷二、412c

  其實,凡聖同居土之分淨穢,要依「五濁輕重」分;五濁者,即《小本》所云:「劫濁、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」59娑婆以「五濁重」故,環境惡劣,故多邪定、不定眾生,是為同居穢土;極樂以「五濁輕」故,環境殊特,生皆正定聚,是為同居淨土,且為十方同居淨土中之最上品。又,知禮認為就是極樂之同居淨土,隨其程度,亦分多層;若以本《經》之圓三觀所感之同居淨,其依正莊嚴,又淨中之尤勝也。其文云:

  初五濁輕為同居淨者,以淨甚通,須知別意:如戒善者,四教(藏、通、別、圓)凡位,皆悉能令五濁輕薄,感同居淨。而圓觀(圓教妙三觀)輕濁,感同居淨,依正最淨。(同上、412a

   並舉實例,云:

  如此《經》說「地觀」已去,一一相狀,比於餘經(如《大本》)修眾善行,感安養土,其相天殊。(同上)

  蓋淨土之行,有定有散,觀佛三昧名定,修餘善業,則名為散。故知禮解第一<日觀>科中有云:《大本》以散善力弱,故逆謗不生;若依今《經》修正觀,能滅重罪,故逆罪得生。而待修至第三「地觀」,則已離漸想,而入實觀,如上文所判,屬「觀行即」人,其所見之寶樹、寶池等種種莊嚴,比之《大本》,顯然更加殊勝。但取「寶池」之大小為例,《大本》云:「或十由旬、或二十、或三十,乃至百千由旬,縱廣深淺,皆各一等。」而《觀經》卻云:一一水中,有六十億七寶蓮華,一一蓮花,團圓正等十二由旬。」60則其相差,即有數千萬倍之多。是以,知禮結示依圓三觀感同居淨之殊勝云:

      若依今《經》十六觀門圓妙修者,通惑(見思惑)縱存,生於彼土,常覩勝相,如此土《華嚴》諸大乘會機所見也。(同上、412c

  須知,《華嚴》諸大乘會,乃釋迦如來,初成正覺,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及宿世根熟之天龍八部,現盧舍那身(即報身佛),說圓滿教;時眾所見,為重重無盡、無盡重重之無礙莊嚴世界。然則,今絲毫未斷見思之具縛凡夫,以修圓三觀故,感得之極樂同居土,似已等同娑婆之實報無障礙土,則其清淨殊勝,亦可得而思矣!

  (二)方便有餘土

     方便有餘土,又稱方便土、有餘土。蓋指方便行人,以修空、假二觀之方便行,斷除見思通惑、或更侵別惑之塵沙,而證方便道所居之土,故名方便土;又,以雖斷見思,了分段生死,然尚餘別惑之根本無明未斷,已捨分段身,而證法性身,尚有變易生死未了,故名有餘土。此為智顗準《法華經》云:「我於餘國作佛,更有異名,是人雖生滅度之想,而於彼土,求佛智慧,得聞是經。61和《大智度論》曰:二乘入滅,雖不生三界,於界外有淨土,於彼受法性身。62及《攝大乘論》云:如來報障清淨,由除七種生死,第四即入於涅槃之二乘的「方便生死」63。故命名曰有餘土、曰方便土。

  其能居之人,共有九種行人,蓋可分兩類:(一)是修方便行,證方便道者,此有七種行人;即藏教中阿羅漢與辟支佛二人,通教中第七已辦地、第八支佛地、第九菩薩地三人,及別教中十住、十行二人;此皆由修空、假二觀,斷四住惑,證方便道者。(二)是修真實行,猶居似道者,此有二種行人;即別教十回向與圓教十信二人,彼所修雖實,為中道觀,以但除四住,居相似位,故亦判屬方便。《妙宗鈔》云:不生分段,蓋除四住;約此修斷,得名方便;斷通(惑)餘別(惑),故曰有餘。」(卷二、412d

  若論凡聖同居土之淨穢,知禮認為極樂世界,乃純為「大乘善根界」(《往生論》語),與此土參雜藏、通之二乘人,其淨穢固是涇渭分明。蓋根機有利鈍,故見土有淨穢;即娑婆之方便穢土中,亦分淨穢:藏二人修「析空觀」64故則穢,通三人修「體空觀」故則淨,而別教三人修「次第三觀」故則又淨,圓教一人修「一心三觀」(又名不次第三觀)故則上上淨。若極樂之方便淨土中,其在此土未修中觀者,往生彼土為鈍,則見穢;其在此土已修中觀者,往生彼土為利,則見淨。知禮云:

      彼土利鈍,唯約大(乘)說。若在此土,已修中觀,生彼則利,佛乃爲說不次第法也。……利根所見,同彼實報,故名為淨;鈍根所見,相劣於上,故名為穢。(同上、412d413a

     可見,依今《經》修妙三觀,感得之極樂方便有餘土,其依正莊嚴,已等同極樂之實報無障礙土了。 

  (三)實報無障礙土

     實報無障礙土,又稱實報土,亦名果報國。以由行真實法,觀一實諦,發真無漏,斷無明,顯法性,得真實果報,故名實報土;而由無明未盡,潤無漏業,受法性報身,其報身所居之依報淨國,故名果報國;以其土色心無礙,一世界攝一切世界,一切世界亦各攝一切世界,如因陀羅網之重重無盡,故名無障礙土。此為智顗準《仁王般若》云:三賢十聖住果報,故名果報土;又準《大智度論》云:法性身佛,為法身菩薩說法,其國無聲聞、辟支佛之名」《華嚴經》之因陀羅網世界」、及《攝大乘論》所說華王世界,皆明果報土之無障礙相,故又名無障礙土。65

  其能居之人,純是大乘菩薩,無有凡夫、二乘,乃是指破一品根本無明、證一分中道法身之別初地、圓初住以上諸法身大士。知禮解釋《仁王般若》「三賢十聖住果報」句,謂是《仁王》借別教名,明圓教位,皆分證位人,其文云:

  三賢既與十聖同住果報,驗是實報;不證中道,寧住實報?固知名「別」,其義屬「圓」,今取果報證實報土。(同上、413a

  至論其淨穢,則依修觀之「頓、漸」,而分上下;亦即若別教人,依次第三觀而證入者穢;若圓教人,依一心三觀而證入者淨。然則,依今《經》修妙三觀而證入者,固是實報無障礙土中之上上淨也。

  (四)常寂光土

  常寂光土者,又名法性土。此為斷盡全部四十二品根本無明,即究竟妙覺果佛所居之土。常指法身,是本然常住之體;寂是解脫,指一切諸相永寂;光是般若,指照見諸相之智慧;此涅槃三德,不縱不橫,名秘密藏,是諸佛如來所遊居處,真常究竟,極為淨土。《妙宗鈔》中詮釋此「秘密藏」之淨相云:

      《金光明》云:「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,諸佛行處,過諸菩薩所行清淨。」無量即寂,甚深即光,法性即常。又、《普賢觀》云:「釋迦牟尼,名毗盧遮那,此佛住處,名常寂光;常波羅蜜所攝成處、我波羅蜜所安立處、樂波羅蜜離身心相處、淨波羅蜜滅有相處。」故知此土,乃從四德處立,以四彼岸(即四波羅蜜),顯於三德;常我即法身,樂即解脫,淨即般若,三德互具,一一論三。故法身等,各具四德,雖云三四,實非十二。學者知之,如是方名不縱不橫秘密藏。(卷二、413cd

  蓋前三土屬事相,故約能居人之修斷因果,而立土名;此土則屬理性,故從本體之三德而立其名。又,以純是真如佛性,實非身非土,而說身土,離身無土,離土無身,故亦名法性土。此乃智顗準《仁王般若》所說:唯佛一人居淨土」,又《普賢觀經》云:「釋迦牟尼,名毗盧遮那,遍一切處,其佛住處名常寂光。,及《維摩經》所說: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。其心淨之極,即極於佛,是故命名此土為常寂光。66

  若論其淨穢,則依分得與滿證而分上下。蓋若依證道,別初地圓初住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三德,即分證實報無障礙土,亦分證常寂光土;至圓妙覺極果,斷盡四十二品,乃居上上品常寂光土,亦名上上品實報無障礙土。若依教道,別教之妙覺果佛,亦證寂光;然依圓教論,實非究竟,以別教妙覺僅同圓十行之第二行,但斷十二品根本無明,故是分得,其土為穢;唯圓教果佛,四十二品無明斷盡,是為滿證,其土方究竟淨。《妙宗鈔》云:

      言分證究竟寂光淨穢者,若就別人同圓證實論寂光者,唯約真因對圓極果而分淨穢;今論教道詮於極果,但斷無明一十二品,寂光猶穢,圓知須斷四十二品,名究竟淨。(同上、412b

  知禮復本天台「性具」論原則,推闡「寂光有相」之新義,導正古來但認常寂光土,純是理性,故妙寂離相,猶如虛空之舊說;主張寂光土中,由破盡一切染礙之相,而依正色心究竟清淨之相,遂徹底顯露;所謂「一性無性,三千宛然」(荊溪《十不二門》語)如是方為真實佛土。《妙宗鈔》中並引諸經為證,云:

      經論中言寂光無相,乃是已盡染礙之相,非如太虛,空無一物;良由三惑究竟清淨,則依、正、色、心究竟明顯。故《大經》云:「因滅是色,獲得常色,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」《仁王》稱為「法性五陰」,亦是《法華》「世間相常」、《大品》「色香無非中道」。是則名為究竟樂邦、究竟金寶、究竟華池、究竟瓊樹。(卷一、392d393a

     由上所述,足見知禮《妙宗鈔》一方面既借天台妙義以闡發彌陀淨土之殊勝,另一方面卻也因彌陀淨土之殊勝而印證天台教義之深妙,二者可謂相得益彰。

  二、 四土橫豎說  

     知禮又論「四土橫豎」義,一方面甄分彌陀淨土與其他淨土之別,一方面又突顯天台圓宗與諸教之異,同時亦間接充實過去善導所倡「凡夫入報土」論義理架構之不足。

     所謂豎論四土者,即約行人修斷次第,分別證入四土,絲毫不能躐等。其未斷見思之凡夫,或斷而未盡之三乘聖者,皆只能居於凡聖同居土,而不能見上三土;若但斷見思之二乘阿羅漢、辟支佛,及三教(通、別、圓)菩薩,則亦只能證入方便有餘土,而不能見上二土;若斷一品乃至四十一品無明之別、圓教法身大士,則能初居實報莊嚴土、亦分證常寂光土;唯斷盡四十二品之圓教妙覺果佛,方居上上品常寂光土,亦名上上品實報無障礙土。

     至於,橫論四土者,則不依豎論之修斷次第,此可分兩種情形:一者托佛加持故,遂使同居凡夫,得見實報;二者以修圓觀故,即一土而具四土。湛然《法華文句記》卷九云豈離伽耶,別求常寂;非寂光外,別有娑婆。」而宋.草堂處元《止觀義例隨釋》卷三亦云:體即用故,有實報、方便、同居,三土之殊;用即體故,一一無非常寂光土。67其中托佛加持者,又分兩種:一者臨時所加,此則暫見;如《維摩經》載釋迦佛以足指按地,遂轉同居穢為實報淨,而令大眾共見;又《佛說未曾有正法經》亦載妙吉祥菩薩(即文殊菩薩)以足指按地,使大地轉穢為淨,而城中人民,皆悉得見。68二者宿願所加,此則常見;如《大本》載阿彌陀佛過去號法藏比丘,曾於世自在王佛前發四十八願,一向專志莊嚴妙土;其中第二十二「一生補處願」謂得生其國者,究竟必至一生補處;又,第四十八「得三法忍願」謂聞其名字,即得三忍。而《小本》亦云:「眾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(指獲三種不退)。」且生彼國土,則「與諸上善人,俱會一處。」69蓋皆由彌陀願行所加,故使同居凡夫,而例補處佛,是則極樂之凡聖同居土橫具上三土也。知禮於此,發揮其義蘊云:

      須知,四土有橫有豎,仍知橫、豎,祇在一處;如同居土,趣爾一處,即是實報。(卷二、413b

   先明豎論四土,則不許躐等,其文云:

      若破無明轉身入者,斯是法身,同佛體用,稱實妙報,則六根淨人,亦莫能預,豈居二乘?此則一處豎論實報。(同上)

    次明托佛加持,為曾修中觀,而未破惑者,令見實報土,其文云:

      若未破無明,即身見者,此乃諸佛及大菩薩為堪見者,加之令見實報土也。蓋有機緣,雖未破惑,以修中觀,如《華嚴》會、及諸座席(按,此如上引《維摩詰經》、《未曾有正法經》等)雜類之機,感見身土難思者是。……此等皆是一處橫論實報土相,故八部(指天、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等護法八部)二乘,機熟皆見也。(同上)

     知禮對於橫論與豎論之不同,曾舉世人見鬼道眾生,或墮彼方見、或即身而見,而作為譬喻云:

      今以劣喻,顯於勝土。如其鬼趣,居人境界,有人捨報墮彼趣者,即同彼類,非他人共;有人即身能見彼趣,不妨他人同見其相。「墮」,譬豎入實報土者;「見」,譬橫論入實報土也。實報既爾,方便、寂光橫論同處,亦復如是。(同上)

     又,說明四土各論橫豎,略有不同,其文云: 

      於同居處,論三土橫豎;於方便處,論二土橫豎;於實報處,論一土橫豎;至寂光處,無橫無豎,當處亦無。(同上)

     然而,在同為橫具上三土之極樂「凡聖同居淨土」中,亦不可一概而論;總要以依修圓三觀,所感得之同居淨,最為殊勝。故知禮《妙宗鈔》詮釋<第三地觀>科中,於《經》所謂:「若得三昧,見彼國地,了了分明,不可具說」時,即云:

      應了同居,橫具三土,其相非少,如諸《經》說。凡、小善行,回向求生,縱依大乘,仍是散善,故感安養,淨相猶劣;若今頓教心觀妙宗,所見淨相,永異他部。如修妙觀,於同居穢(指此娑婆),尚見尊特及實報土,豈淨同居(此指極樂),身土一概?故今(《觀經》第三)「地想」妙三昧成,見莊嚴事,「不可具說」。(卷三、428c

  蓋依知禮之見,如《淨土三經》所說淨相,固皆托彌陀宿生願行力之所加持,其同居淨土,皆橫具上三土,故亦皆勝於他方之同居。然若以三《經》比較言之,則《大本》與《小本》所述,尚屬散善所感,固又不如《觀經》教修圓三觀之定善所感;是以本《經》修至「第三地觀」,三昧既成,所感得之正依二報莊嚴事相,如寶樹池樓、三聖身相等,似又更勝於餘二《經》也。然須知,此乃知禮但依文相一往分別,若再往比較,當依伏斷功夫論判;如。《小本》持名,待持至「理一心不亂」,固亦同斷無明同證法身,則與《觀經》妙觀又何殊?後文有關淨土法門之比較,均當作如是觀。

  又,知禮認為本《經》既是以韋提希夫人厭同居穢,求同居淨為發起因緣,而佛為談十六妙觀,觀極樂依正;如此,則不能說「感同居淨,不須三觀」,此其一。又,如來將說十六觀法,事前即先彰顯所說是圓妙觀,故云「一切眾生觀於極樂,觀成即得無生法忍。」是以韋提希聞說十六,隨語觀成,「豁然大悟,逮無生忍」,即證妙位(別初地圓初住)。可見,若十六觀不是妙宗,如何能令當機者頓入圓位?是以知禮主張解釋本《經》,決不可只用事相消文,而謂極樂淨土之因只是事善,此其二。又,韋提希既能即身頓入圓位,即是感實報土,亦分證常寂光土;可見,修十六妙觀,不但能感同居淨,亦感上三土;故即一妙觀,而感四淨土也,此其三。《妙宗鈔》云:

      須知,正為生同居淨,故說三觀。良由觀妙,能破三惑,不獨感於同居淨土,隨其惑斷淺深之處,自然感得有餘等三。(卷三、414a

  此謂即一妙觀,能感四種淨土;於此,《鈔》又舉喻況云:

      如病須藥,本爲身安,求得仙方,修合服之,不但身安,兼能輕骨。身安,可喻生同居淨;輕骨,可喻感上三土。祇是一藥,效乃深勝;如一妙觀,能淨四土。(同上)

      又,舉《大乘起信論》勸修淨土之文為證云:

      《起信論》說:「初心修行大乘正信,懼在此土不常值佛,信心退失;乃教求生極樂世界,令觀彼佛真如法身,畢竟得生,住正定故。」70非圓三觀,寧照法身?那謂極樂,因唯事善?(同上)

      此即明極樂淨土之因,不只事善,故決不能只用事相消文。且《鈔》於<正說分.初明淨業>科末亦云:

      行者應知,如來將說十六觀法,預彰所說是圓妙觀,故云:「一切眾生觀於極樂,觀成即得無生法忍。」是故,韋提聞說十六,隨語觀成,說訖,即證此之妙位;《經》示此觀,是取(圓)初住徑捷之門,故不可云想事而已。(卷三、425a

    此則證成十六觀行,必依圓三觀而修,方符佛說本《經》之因果。以韋提希夫人當初即正為求生極樂之同居淨,而啟請佛說此觀行,故不可謂「感同居淨,不須三觀」。餘詳如本章第一節之二論「一心三觀說」中所說,恐繁不贅。

    綜合上文所述,知禮《妙宗鈔》論「四土橫豎淨穢」,乃藉他方四土之豎義、穢義,以突顯極樂四土之橫義、淨義;蓋托彌陀往昔願行作增上緣,故使極樂同居淨,一土橫具上三土,是以生一土,即生四土。且,甄分依天台圓宗修本《經》十六觀,是為定善,其所感得之同居淨,又勝於諸《經》之散善,如此一來,既可彌補善導大師倡「凡夫入報土」論中有關義理部份之不足,同時也突顯天台圓宗之殊妙,遂使淨土立教之特殊性與超越性更具說服力。是以知禮《妙宗鈔》一書,不但大有功於淨土,亦大有功於天台。


[1] 智顗臨終,聽《無量壽》竟,讚曰:「四十八願莊嚴淨土,華池寶樹易往無人,火車相現能改悔者尚得往生,況戒慧熏修,行道力故,實不唐捐。」末云:「吾諸師友,侍從觀音,皆來迎我。」等,其事蹟見志磐《佛祖統紀卷六•智顗傳》,《續》13153b58b

[2] 對智顗《觀無量壽經疏》、《阿彌陀經義記》、《淨土十疑論》、《五方便念佛門》等著作,近代日本學者或疑為後人假托之作,參望月信亨作.釋印海譯《中國淨土教理史》頁7677,台北市,慧日講堂,19743

[3] T46182c

[4] T34355b

[5] 日本學者望月信亨云:「《淨土十疑論》在天寶、大曆之頃已流行於世,究係何人之作不明。最澄(日僧,767822)之《臺州錄》中未出作者之名,延曆寺玄日之《天台宗章疏》說是湛然述。湛然是建中三年(782)以七十二歲示寂,年代大致相當,然另外無文獻可證明。」見望月氏《中國淨土教理史》第二十章第三節,頁196

[6] 智旭《蕅益大師全集》第17冊《靈峰宗論》卷五之二<復唐宜之書>頁10977,台北市,佛教書局,19892

[7] 同上,《靈峰宗論》卷五之一<與周洗心書>頁10957

[8] 李炳南《李炳南老居士全集》詩文類之四《雪廬寓臺文存》頁139,台中市,青蓮出版社,19911

[9] 淨土教門,分四種念佛,始自唐•宗密(780841)《普賢行願品疏鈔》第四中倡之,其後明•袾宏(1535-1615)《阿彌陀經疏鈔》卷三承其說而楷定之。見《續》33223c

[10] 智旭《蕅益大師全集》第7冊,《佛頂文句》卷五、47上,台北市,佛教書局,19892

[11] 有關元•懷則《淨土境觀要門》中,評判仁岳、尚賢之非,及指出二人與知禮所據教理之異,參見T47290bc

[12] 牟宗三《佛性與般若》下冊,第五章<辨後山外之淨覺>,頁1182,台北市,台灣學生書局,19975

[13] 《續》13165c

[14] 同上注,頁395c405b

[15] 按,《涅槃經》卷六,舉如來使者,於末世弘經,能為人天依止者四人,名「人四依」。準天台圓教位次,五品十信為初依,十住為二依,十行十回向為三依,十地等覺為四依。智者大師親證「五品觀行位」,故後人尊為初依大士。

[16] 知禮《觀經融心解》卷一,《續》32455a-b

[17] 同上注,頁455b

[18] 按,經論中謂學佛基本準則有四,曰「依法不依人、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、依義不依語、依智不依識」,名法四依。其中「依法不依人」指學佛者要以是否契含正法(佛經)之教法作依憑,而非視對方之身份地位作依憑也。

[19] 有關往生極樂國土之邊地,而受胎生之因緣事相,見魏譯《佛說無量壽經》卷下,頁57下-58下,《淨土五經》板,台北市,平陽印刷製版所,19744

[20] 按,日本佛教學者•望月信亨自謂曾精研此書文義,確認應是後世之擬托;且譏「知禮亦為之詳釋,視其章句為金科玉律,令人有發笑之感!」參望月氏《中國淨土教理史》頁76、和頁235,台北市,慧日講堂,19743

[21] 按,智者大師以「五時八教」判釋東流一代聖教。其中「八教」分化法四教與化儀四教,化法是教化眾生之方法,具義理內容;化儀則只是教化眾生之儀式。今但約化法言,故曰四教。

[22] 四種三昧的內容,詳見《摩訶止觀》卷二,T4611a-15b

[23] 從行等三種觀法,詳見《止觀義例》卷二,T46458a

[24] 事、理二觀,見《止觀輔行》卷七,T46190c,及209c

[25] 《觀經融心解》之問答,見《續》32455a

[26] 按,常坐三昧,又名一行三昧,依《文殊問般若》、《文殊說般若》等立,九十日為一期,專意坐禪,諦審中道法界之理,亦即定心觀法界平等之三昧;蓋以直觀三道顯三德,故曰直觀理。見同注22

27 按,《仁王般若經》說菩薩階位: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三賢位為伏忍,初、二、三地為信忍,四、五、六地為柔順忍,七、八、九地為無生法忍,十地及如來地為寂滅忍。淨影慧遠《觀經義疏》根據此說,判無生法忍為七地以上菩薩所得。見T37244c

28 吉藏《觀無量壽經義疏》亦判上上品為七地以上菩薩。見T37244c

29 懷感《釋淨土群疑論》卷六云:「所以諸師判此三品高下不同者,以無生法忍,《經》《論》判位,或下或上;《仁王般若》說,無生法忍在七、八、九地;諸《論》之中說,無生法忍在於初地,或在忍位;《菩薩本業瓔珞經》說,無生法忍在十住位;《華嚴經》說,無生法忍在十信位;《占察經》說,無生法忍在十信前凡夫位。諸法師各據一位得無生法忍,分上三品高下不同也。」見T4767b-c

30 引文見迦才《淨土論》卷一,T4787b.

31 善導《觀無量壽佛經疏》(簡稱《四帖疏》)卷一,T37249b。並參蔡纓勳《善導思想之研究》第五章,頁266275,國立台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,19954

32 諦觀《天台四教儀》卷一,T46773

33 參牟宗三《佛性與般若.序》上冊,頁23

34按,含光為唐.不空三藏弟子,開元二十九年(741)歸唐,住保壽寺。文見智旭《蕅益大師全集.法海觀瀾卷二》第三冊,頁28下,台北市,佛教書局,19892

35太虛《太虛大師全書》第15冊《教觀詮要》頁2767,台北市,善導寺佛經流通處,198011

36按,改轉行業者:當指中品下生之平素行世善人,及下三品之平素造逆惡人,臨終遇善知識,聞修淨土,而發願往生之謂;若上三品生之大乘善人,與中品上、中生之小乘善人,平時既已回向發願,即是淨土行,故毋庸改轉。

37 按,天台「觀行即佛位」中,依《法華經.分別功德品》所說,細分為「隨喜、讀誦、講說、兼行六度、正行六度」等五品,故又稱五品弟子位。智者大師晚年,即自稱證及此位也。

38 按,別教人修觀,須先修從假入空(即空觀),次修從空入假(即假觀),後借空假方便入中,是名修次第三觀;若至登地,則證道同圓,即修一心三觀,故言具足四觀。參《妙宗鈔》<五重玄義˙釋觀>科,《續》32405b407b

39 按,《瓔珞》六種性明別教位:(一)習種性,研習空觀,即十住位;(二)性種性,分別假性,即十行位;(三)道種性,能通中道,即十回向位;(四)聖種性,證入聖地,即十地位;(五)等覺性,去佛一等,即等覺位;(六)妙覺性,妙極圓滿,即妙覺佛位。見T241012b1013a

40 知禮《妙宗鈔》卷五,見《續》32445d446a

41 同上注。

42 指上品上生之因行。三心即至誠心、深心、回向發願心;六念即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施、念戒、念天。

43 無根信者,初無信根,後蒙佛力而生信,乃至證入十信心位,故云無根信。按,阿闍世王初殺父害母,造五逆罪,且從調達之教,本無信根;至涅槃會,身瘡腫熱,命終當墮無間地獄;因生殷重慚愧,悔過自責,耆婆勸往,佛爲說法,得無根信。見《涅槃經˙梵行品》卷二十,T12484

44 五住者,指五住地煩惱也。即(一)見一處住地,指三界見惑;(二)欲愛住地,指欲界思惑;(三)色愛住地,指色界思惑;(四)有愛住地,指無色界思惑;(五)無明住地,指根本無明。前四是枝末,後一為根本,合為一切煩惱之總稱。

45 按,塵沙惑者,指菩薩度生,未能應病與藥之惑;以數如塵沙,故名塵沙惑,此就所化眾生得名。《止觀輔行》云:「塵沙惑,只是通別見思;界內塵沙是通見思,界外塵沙是別見思;如所化六凡之機,不能知病與藥,令斷通見思,於菩薩成界內塵沙;所化三乘之機,不能知病與藥,令斷別見思,於菩薩成界外塵沙。」見《輔行》卷三十八,T46

46按,如來應化之身,具三十二種大人相,以表法身眾德圓極,使見者受敬,有勝德可崇,人天中尊為眾聖之王。三十二相,詳自參智顗《法界次第初門》(T46664)其中第三十一為「眉間白毫相」,謂佛兩眉之間有白毫,右旋常放光也。

47 成時《觀經初心三昧門》一卷,後收入《淨土十要》第三種。引文即見《淨土十要》上冊,頁107108,台北縣,人生雜誌社,19586

48蕅益有<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>一文,見其《靈峰宗論》卷四之二,《蕅益大師全集》第17冊、頁1085610859,台北市,善導寺佛經流通處,198011

49 有關淨影慧遠「三身三土」之分類,與「事淨粗國」之判屬,詳細分別見其所著《大乘義章》卷十九,T44836837;及《觀經義疏》,T37182

50 有關吉藏淨土之分類與判屬,依次分見其所撰《法華玄論》第九(分二土,T34578)、《淨名玄論》第八(分三土,T38853)、《大乘玄論》第五(分四、五、十土,T4515)及《觀無量壽經義疏》卷一,T37233

51 有關智儼對淨土之分類與判屬,分見其所著《華嚴孔目章》(即《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》略稱)卷一<十種淨土章>,T45541;卷四<往生章>,T45576c。至於法常、道宣、道世、迦才等人淨土論,並參望月信亨《中國淨土教理史》第十三章<道基、法常等之淨土論及凡夫往生別時意說>,頁103111

52 有關窺基對淨土之分類與判屬,分見其所著《大乘法苑義林章˙佛土章》第七卷,T45369b,及《彌勒上生經賛》卷一,T38272

53 有關善導對淨土之判屬及凡夫入報土之主張,見其所著《觀經疏˙玄義分》卷第一,T37250b251b。並參望月信亨《中國淨土教理史》第五章<善導之凡夫入報土論>頁126128;及蔡纓勳《善導思想之研究》第五章<善導之彌陀身土論>頁249265

54 有關智顗建立四土名義,及所依經論,詳見其所著《維摩經略疏˙釋佛國義》卷一,彼引《維摩經》文「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,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,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,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」四句云:「若對四土,宛然相似。」又,問:「何不分十土,乃至二十七土等?」答:「欲對四教,厝義難見。」T38564a

55 日本˙望月信亨《中國淨土教理史》第九章,論<天台智顗之淨土論及常行三昧>中,即謂:智顗對彌陀身土之判屬,以彌陀為應身佛,以安養為凡聖同居土。見該書(釋印海譯),頁7779。然釋慧嶽則提出其「三身相即」、「四土一心」之思想,見其所撰《天台教學史》頁168171,台北縣,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,19742

56 T37188bc

57 十法者,即指(一)於毀於譽,心無增減;(二)聞善聞惡,心無分別;乃至(十)佛出五濁,生希有想。見《思益梵天所問經˙序品第一》卷一,T1534b

58 按,三聚者,聚是類義,在經論中,多有以「正定聚、邪定聚、不定聚」三類涵蓋一切眾生之說;若依《大乘起信論》(梁譯本),則十住以上為正定聚,以必定證悟故;十信以下之人為邪定聚,以畢竟不證悟故;十信之人為不定聚,有緣則證,無緣不證悟故。見《起信論˙修行信心分第四》T32581c583a

59 按,五濁之義,本指此娑婆具足五種濁惡因素之惡劣世界;四濁聚會時劫曰劫濁、五利邪見增盛曰見濁、五鈍煩惑增盛曰煩惱濁、五陰粗弊陋劣曰眾生濁、壽命短促脆弱曰命濁。參明末.蕅益《佛說阿彌陀經要解》,T37374ab

60 引文分別見《淨土五經》合刊本,《觀經》頁8、《大本》卷上,頁25。香港,香港佛經流通處,199311

61 《妙法蓮華經》卷三,T925c

62 《大智度論》卷九十三,T25714a

63 按,荊溪《止觀輔行》卷二十九,引攝大乘師,立七種生死云:「一分段,謂三界果報;二流來,謂迷真之初;三反出,謂背妄之始;四方便,謂入滅二乘;五因緣,謂初地已上;六有後,謂第十地;七無後,謂金剛心。」七種生死引文,見陳˙真諦譯《攝大乘論釋》卷十四,T31257c

64 按,天台智者大師立「藏、通、別、圓」四教為教網之綱,依教設觀,則分別有「析空、體空、次第三觀、一心三觀」四觀為觀法之綱。藏人根鈍,於陰入處界,用苦、空、不淨、無我四念處觀,析之令滅,而後歸空,名「析空觀」。通人稍利,體達諸法緣生,如幻如夢,當體即空,名「體空觀」。別人聞大乘法,而仰信中道,先修空,次修假,後借空假為方便,而入中道,名「次第三觀」。圓人圓解,悟諸法無非三諦,依之起修,故空假中同時在一心中修,名「不次第三觀」。詳參見明末˙蕅益《教觀綱宗》,T46936

65 智顗於實報無障礙土之命名,其根據之經論引文,分別見於《仁王般若》卷一,T8828a;《大智度論》卷九十三,T25712b;晉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五十八,T9773a;真諦譯《攝大乘論》卷十,T31318a

66 智顗於常寂光之命名,其根據之經典引文,分別見於《仁王般若》卷一,T8828a;《普賢觀經》卷一,T9392c;《維摩經˙佛國品》卷一,T14538c

67引文分見《法華文句記》卷九,T34333c;《止觀義例隨釋》卷三,《續》99440c

68釋迦佛與文殊以足指按地,轉穢為淨,事分見《維摩詰經》卷一,T14538c;《佛說未曾有正法經》卷五,T15444c

69四十八願,見《無量壽經》卷上,頁1016,《小本》引文,見該《經》頁34。。並見《淨土五經》合刊本,香港,香港佛經流通處,199311

70梁˙真諦譯《大乘起信論˙第四修行信心分》,T32583a